熱門搜尋:

港教育界:用好影像資料 增學生國家認同

2025-09-18 04:10:29 內地
●香港大文集團向愛國教育支援中心與15家香港中學贈送歷史紀實著作《從南京到紐約 追尋馬吉影像 揭秘〈拉貝日記〉尋獲與公開內幕》新書。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星鳴 攝

自2017年起,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力追蹤、全程推進37分鐘馬吉影像從紐約回歸南京。2019年12月13日,紐約馬吉影像37分鐘版「一吋盤」入藏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撰寫的歷史紀實著作《從南京到紐約 追尋馬吉影像 揭秘〈拉貝日記〉尋獲與公開內幕》增訂版今年9月在台灣出版。該書獨家詳細介紹了馬吉影像從發現、核實,到追尋、回歸、溯源等的全過程,展現了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的文章報國與歷史擔當。在開展儀式上,大文集團向香港愛國教育支援中心與15間香港中學贈送了該書(見表)。活動現場,多位受贈新書的香港中學校長向大文記者表示,馬吉影像中血淚交織的歷史畫面震撼心靈,將成為推動愛國主義與歷史教育的重要載體,紀實著作將助力凝聚和傳承香港青年的民族認同。

光影證史:激發青年民族認同

作為現存反映南京大屠殺暴行最全面的唯一動態影像,馬吉影像的展映在當日現場反響巨大。「這些畫面超越了文字描述的震撼力,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民族苦難的歷史重量。」德貞女子中學校長莊嘉璐在觀看影像後表示,歷史傳承不是單純的文字教學,而應是一代又一代人所銘記的集體記憶,馬吉影像的展出與歷史紀實專著為香港歷史教育提供了鮮活教材。

沙田蘇浙公學署任校長梁詠儀指出,「這份膠片不僅是歷史證據,更是民族記憶的載體,影像中手無寸鐵的平民遭遇,能讓學生更直觀理解『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她直言,學校也將把影像融入歷史課程的學習,組織專題工作坊,讓學生在互動中思考戰爭之惡,深入認識國家苦難與民族復興歷程。

教育創新:多元教學還原真相

香港教育界近年來積極推動歷史文化教育創新。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校長馮智惠儀表示,歷史教育不僅要還原真相,更要啟迪現實,學校長期推行「歷史實證教育」,通過組織參觀歷史紀念館、與抗戰老兵交流學習等活動,強化學生對抗戰歷史的認知,「我們將引導學生對比歷史與現實,探討為什麼某些勢力至今仍在掩蓋南京大屠殺真相,讓青年一代在共情中理解維護國家安全的當代意義。」

莊嘉璐也強調實證教學與當代價值的結合,其介紹近年來學校通過舉辦「人文學科周」組織專題活動,以跨學科形式研究本地歷史及國家發展史,「馬吉影像與歷史紀實專著將成為重要教學資源,我們計劃將其融入歷史課、政治課等,深化學生對『落後必挨打』的理解,引導學生思考戰爭暴力與文明底線的關係。」

薪火相傳:愛國教育扎根校園

馮智惠儀特別強調青年心理特點與教育方式的匹配,「面對沉重歷史,我們既要避免簡單化的情感渲染,更要防止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將通過學術探究、藝術表達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在理性認知中建立立體化的認知框架和牢固的國家認同。」

隨着此次影像的展映與新書贈送,歷史教育資源也得到了極大豐富,三位校長均表示,要用好用活影像資料與歷史紀實專著,讓這份民族記憶真正轉化為育人資源。

贈書名單

 學校及教育機構

 佛教何南金中學

 將軍澳香島中學

 香島教育機構

 天水圍香島中學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

 樂善堂顧超文中學

 寶血女子中學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

 沙田蘇浙公學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蘇浙公學

 德貞女子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

 葵涌蘇浙公學

 香港愛國教育支援中心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