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入內地規範 逐步擴至其他鐵路項目 打造灣區新標杆
香港特區政府路政署將制訂及更新《香港鐵路標準》,參考包括國家在內的世界級鐵路規範,並引入內地的設計標準、建築物料、裝備及施工規範等。新標準將率先適用於目前正在推展中的北環線及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項目,並逐步推展至其他鐵路項目。特區政府希望新標準不僅將成為大灣區標杆,更有望躋身世界標準。多名工程界代表指出,內地在鐵路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超過4.6萬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數穩居世界第一,對接國標後,香港鐵路在配件、設備方面可降低成本,維修保養也更為方便,建議工程界亦可以效法鐵路,未來將兩地合作的灣區標準擴至土木、機械、電機、環境工程甚至人工智能(AI)等新興領域。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特區政府路政署昨日舉行《香港鐵路標準》合作約章簽署儀式,聯同來自內地與外國的鐵路專家、相關特區政府部門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承諾共同制訂及更新《香港鐵路標準》,推動鐵路建設邁向新里程。約章包括三項承諾:支持新標準的制定與應用,推動新標準持續優化,及以新標準為支柱建設卓越鐵路項目。
應用創新技術 提速提效降本
特區政府路政署署長邱國鼎主持儀式時致辭表示,《香港鐵路標準》將積極參考包括國家在內的世界級鐵路規範,廣泛吸收國內外最佳實踐。透過引入內地的設計標準、建築物料、裝備及施工規範,從而善用內地施工模式、技術及資源於鐵路建設以奠定基礎。他指出,此舉不僅有助促進本地建造業引進內地的創新機械和建築技術,還能提升效率,縮短工期並降低成本。
他強調,國家鐵路標準不僅達到世界標準,更在多個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香港鐵路運營水平享譽全球,新標準不僅將成為大灣區標杆,更有望躋身世界標準,「此合作約章為各界協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透過制訂及更新《香港鐵路標準》,將帶領香港鐵路建設邁向新里程。」
精簡審批 增強品控 提高安全
為精簡審批流程,路政署獲屋宇署透過《建築物條例》授權成立專責小組處理新鐵路項目的審批工作,並與屋宇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機電工程署、消防處、香港警務處和運輸署在內的相關政府部門積極協作,引入電子審批平台,優化整個審批流程,目標將審批時間減半,確保安全及品質。
香港鐵路運輸專業人員協會主席張年生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內地具有龐大的地鐵及高鐵網絡,建設經驗全球領先,遠超香港200多公里的鐵路規模,使用內地標準化設計,以及大規模生產的物料,可顯著降低鐵路建設及營運成本,亦能提高安全,「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累積經驗,經驗從何而來,都是實踐中來,內地4萬多公里的高鐵,還有地鐵,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之下,國家標準是非常先進的。」
他解釋,若使用內地製造的預製組件鋪設鐵路,品質更易控制,錯誤率低,無須現場驗收,與傳統施工相比可減少人手及工期,「MiC(組裝合成建築法)組件是在工廠製作,與在工地現場施工相比,質量更穩定。現場做的東西,出錯機會一定是更大一些,始終工廠環境可控,驗收程序也更簡便。」
議員倡工程界融合灣區標準
立法會工程界議員盧偉國表示,香港與內地攜手制訂大灣區鐵路標準,是結合兩地優勢,可提升鐵路建設效率、可靠性和服務質素,部分指標可能存在細微差異,但並不難實現統一,「內地鐵路覆蓋率、服務效率及技術可靠性全球領先,香港則在營運管理及斜坡建築技術上備受讚譽,兩者融合可推動大灣區鐵路發展更上一層樓。」
他希望未來工程界可以鐵路標準作為先例,推動其他方面的大灣區工程技術融合,例如將灣區標準擴展至土木、機械、電機、環境工程,甚至AI等領域。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