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前,中國戰士們捨小家為大家,以「我自舉杯仰天笑,寧甘斧鉞不降曹」的精神,經歷14年浴血奮戰,使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是中國走向偉大復興的轉捩點。
在如今和平年代,我們何其有幸生於華夏,可享受衣食無憂的生活,不用遭受戰爭磨難。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要無忘先輩們負重前行的過去。
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於日軍鐵蹄之下,一場時達六周的慘絕人寰大屠殺拉開了帷幕。有關南京大屠殺,我們或許並不陌生,腦海中會浮現出日軍的殘暴,以及超過30萬遇難的平民及戰士,但對於當時的具體場景和細節始終沒有「實感」。而最近上映的電影《南京照相館》,正好將這段歷史重現於我們眼前。電影沒有用大場面的戰爭來衝擊觀眾感官,而是用一個個細節、一幅幅圖畫,將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醜惡展露無遺,主人公沖曬照片時,影像由模糊到清晰,逐漸展現在眼前的是同胞們被無辜殺害的場景,照片中的同胞表情痛苦、苦苦掙扎,他們就像日軍手中的玩物;在旁的日軍則一臉興奮,面對自己的暴行沒有一絲愧疚。
《南京照相館》不只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堂生動的歷史課,讓大屠殺不再是書本上冰冷的文字。我們能看到無數的中國戰士英勇付出、無畏死亡的精神,他們堅拒被日本人肆意踐踏,即使處於劣勢也會拼死一搏。
日本在中國還犯下眾多反人類罪行,例如在七三一部隊的人體實驗,以「科學」之名,行殘暴之實。七三一部隊在滿洲對無辜的中國人、蘇聯人和盟軍俘虜進行活體解剖、細菌感染和凍傷實驗。他們將人當作小白鼠,注射鼠疫桿菌,觀察死亡過程,甚至不施麻醉進行手術,導致無數人痛苦而亡。
回想這段歷史,那些實驗者在戰爭中已失去了靈魂,他們或許自以為在為國家「服務」,但實際上已犯下了野蠻的反人類罪行。侵華期間,日本所做的各項殘暴行為可謂鐵證如山,不容抵賴!但還有部分日本人試圖淡化侵略史,甚至否定南京大屠殺的存在: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審定教科書時,要求將其對中國華北的侵略改為「進入」,南京大屠殺改為「佔領南京」……以致日本年輕人對南京大屠殺、七三一部隊等惡行,知之甚少,他們如此逃避面對歷史,實屬可悲。
無論是電影、紀錄片、教科書,還是當年的報章資料,這些史料都時刻提醒虌我們切勿忘記歷史。如今的和平是先輩們用心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必須牢記歷史,汲取教訓,讓國家更加繁榮富強。
在剛過去的9月3日,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大日子,我們全校師生齊聚禮堂,共同觀看一場舉世矚目、歎為觀止的閱兵儀式,我內心滿是震撼與感動:整齊劃一的方陣,士兵們步伐堅定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了中國軍人的精、氣、神;嶄新先進的武器裝備依次亮相,彰顯我國國防力量的強大。
看到抗戰老兵坐在天安門上,他們白髮蒼蒼、身軀佝僂,即使頂着烈日,卻仍莊重地行軍禮,眼裏總是含着淚水。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曾經為國家、為人民奉獻了熱血與青春。這場閱兵,是對歷史的銘記、對先烈的緬懷,更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讓我們年輕一代體會和平來之不易,激勵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
●創知中學 文莉棋、歐昕晴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