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封關運作」機遇 瓊港雙向奔赴實現互利共贏

2025-09-09 17:09:16 來論

朱鼎健 全國政協委員

作為在海南投資發展18年的香港投資者,筆者親身經歷了海南從國際旅遊島到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進程,也見證了瓊港合作從「機遇共享」向「戰略協同」的深刻轉變。隨着海南自貿港建設已進入成型起勢、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新階段,瓊港兩地在進一步深化瓊港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上主動出擊、大膽探索,努力攜手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水平開放合作新典範。

海南自貿港憑藉政策優勢、區位條件和生態資源,成為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平台;香港依託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專業服務能力和全球市場聯繫經驗,持續發揮聯通世界的橋樑作用。內地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帶動內地發展,至今兩地服務發展出「雙向協同、雙向奔赴」的新格局,瓊港合作邁入新階段。

今年3月,海南省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正式簽署《瓊港合作備忘錄》,明確在經貿投資、金融、數據有序流動、旅遊和人才交流五大領域深化合作。這份備忘錄不僅為瓊港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也標誌着兩地合作邁向機制化、務實化的新階段。相信這將極大促進瓊港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加速海南自貿港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互補與聯動發展。

近年來,海南通過聚焦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補鏈延鏈、優化升級,圍繞「五向圖強」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做好「三篇消費文章」等強有力舉措,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些戰略部署與香港的優勢領域高度契合,在產業互補、招商引資、制度互鑒等方面為兩地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瓊港產業協同方面,以下幾個領域合作前景尤為廣闊:

旅遊消費領域,可共同開發海南免稅+香港高端旅遊線路,實現一程多站的跨境消費體驗。同時聯合打造文旅IP,提升區域旅遊競爭力。

金融服務領域,可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探索跨境投融資便利化試點,支持港資銀行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為自貿港企業提供離岸結算和跨境信貸服務。

科技創新領域,可推動深海科技、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核心技術,在海南落地轉化,形成「技術突破—場景驗證—產業共生」的合作生態。

航空物流領域,推動兩地機場戰略合作,優化航線網路,探索聯動運營模式。利用香港國際貨運樞紐優勢,助力海南熱帶農產品和跨境電商產品走向全球。

制度創新領域,可借鑒香港在知識產權保護、商事糾紛調解等方面的成熟經驗,在海南開展壓力測試,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制度成果。

人才是瓊港協同的核心要素。海南持續優化港澳人才發展環境,通過設立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推進證件便利化使用、提供專項補貼等措施,吸引港澳青年來瓊發展。據統計,港澳青年在瓊就業創業人數近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從國家戰略角度看,瓊港協同不僅關乎兩地發展,更服務於國家對外開放總體佈局。海南作為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略交匯點,與香港國際樞紐功能相結合,可實現國內需求與國際供給的高效匹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撐。

香港作為聞名全球的成熟自由貿易港,與正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海南,共處於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節點上。當前,瓊港兩地往來日益頻繁、交流持續深化,合作領域不斷拓寬。雙方正攜手在新金融、航空運輸、飛機維修、遊艇經濟、旅遊消費以及制度型開放等方面積極探索、務實推進,努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協同發展格局。一衣帶水的香港與海南,必將在更廣泛、更緊密、更深入的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打造立足灣區、輻射全球的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門戶。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