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於本周三及周四在灣仔會展盛大舉行,此次盛會匯聚了來自18個「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和地區超過90位主要官員及工商界翹楚。在全球地緣衝突頻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大背景下,此次論壇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香港憑藉自身的獨特優勢,可在此歷史機遇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國際經濟合作平台之一,成果斐然。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支持和推動了數以千計項目,創造了以十萬計的就業機會。
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其戰略地位和互聯互通角色具有獨特優勢。在金融領域,香港一直積極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過去兩年多,香港跟中東金融市場實現交易所產品互掛,促進了兩地資金的雙向融通。去年,香港發行超過800億美元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其中綠色債券佔亞洲區總量的45%。自2021年起,香港發行了7隻合共超過8億美元的巨災債券,幫助亞洲及美洲相關國家緩減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此外,香港還通過把基建債務證券化,協助相關地區吸納更多資金加速基建發展。
在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方面,香港以國際調解院(IOMed)成立為契機,進一步強化世界級的調解樞紐地位,為「一帶一路」項目爭議、跨國企業與東道國矛盾等提供快速解決方案,並與內地在仲裁領域加強交流、融合發展。在專業服務方面,香港擁有全球頂尖的金融、會計、工程、諮詢等專業服務人才,能夠為「一帶一路」沿線大型基建和投資項目的運行提供全方位支持。
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質量發展所帶來的機遇,香港可從多方面發揮自身優勢。首先,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香港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在港融資機制。其次,強化互聯互通功能,拓展全球經貿網絡。利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發展智能物流,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打造「一帶一路」沿線的數字貿易和物流信息樞紐。此外,香港可依託科技優勢,努力建成數據與科技創新樞紐,發揮高校科研優勢,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聯合開展技術研發與人才培訓。
展望未來,「一帶一路」倡議在強化製造業、能源等傳統領域合作的基礎上,新能源、數字經濟將成為下一步推進的重點產業領域。香港可抓住這一機遇,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形成「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撐體系。香港作為開放的國際城市,正可成為此類機制的橋樑與試驗田。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