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蔣煌基)「對於英國來說,我們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也是全歐洲風力最強的國家。談到『逆風航行』,我們英國人算是有經驗的。」7日上午,英國英中貿易協會主席沙遜勛爵在福建廈門參加「2025鼓浪嶼論壇·世界商業領袖共話全球投資」時,以「逆風航行」為喻,呼籲國際社會以合作與智慧應對當前全球貿易體系面臨的挑戰,尤其強調應借鑒中國「草船借箭」的古老智慧,共同推動多邊貿易體制改革。
上述論壇是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投洽會」)的配套活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刻,我們正面對各種各樣的逆風。」沙遜開宗明義地表示,大部分國家面對美國忽然加徵的關稅,紛紛採取措施自保,導致國際貿易降溫,是為「帆船經歷強逆風首先的動作是收帆減載」。他稱,今年已有不少企業採取策略,將貨物存到保稅倉,欲待關稅回落再清關,「如果繼續暴露在強逆風當中,有可能徹底落帆」。今年6月集裝箱運量同比下降28.7%,眾多公司無法承受關稅逆風退出航線即是證明。
沙遜強調,「高關稅本身絕非可持續的長期方案」,現行國際貿易體系已到了必須反思的節點。他引用WTO總幹事在《金融時報》的文章指出:「我們擁有的全球貿易體系其穩定的核心處於不穩定的均衡之中」,關鍵在於讓這一核心得以維繫,需要所有國家共同參與改革,並充分理解國際貿易與跨境資本流動的複雜性。
沙遜特別以中國《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典故為例,提出「資源稟賦較差的國家應該通過區域貿易協定或WTO聯合倡議形成草船戰略,集體推動舊制革新。」沙遜同時還肯定了中國在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支持WTO框架方面的積極態度,並呼籲通過雙邊或多邊渠道,進一步消減監管壁壘、放寬市場准入。
在中英關係方面,沙遜表示兩國貿易勢頭強勁,已恢復高層部長級對話和定期機制,2018年以來首次舉行英中經濟貿易聯合會會談。他強調,當前貿易波動並非企業表現不佳所致,而是個別國家破壞性貿易政策的結果。
據悉,英國作為本屆投洽會主賓國,派出由政企各界組成的近260人代表團參展,展區面積400平方米,參展企業超過100家,是英國參加「投洽會」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投洽會』是展示英國作為開放、穩定且高度國際化經濟體的重要平台,英方期待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推動中英經貿務實合作。」英國駐華貿易大臣倪樂思說。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