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首個任期內,曾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晤,然而在這背後,美國曾暗中派出海豹突擊隊,企圖攔截金正恩的對外聯絡資訊。《紐約時報》上周五(9月5日)披露機密報告稱,這項2019年2月執行的任務錯誤頻發,以失敗告終,海豹突擊隊當時甚至射殺數名無辜朝鮮漁民,唯朝美雙方均未公開事件。軍事專家警告特朗普未經國會授權即批准風險極高的軍事行動,很可能引發大範圍地緣衝突。

2018年夏天,特朗普與金正恩在越南河內會晤,有意磋商核協議。當時美國情報機構暗中籌劃採用新設備,企圖攔截金正恩的對外聯絡通訊,不過設備需派人前往朝鮮本土安裝。情報機構建議白宮將任務交給隸屬海豹突擊隊紅色中隊、曾成功刺殺911恐襲主謀拉登的第六小隊。匿名知情官員受訪稱,儘管美政府內部深知此類軍事行動一旦曝光,極可能引發激烈衝突,但海豹突擊隊揚言保證完成任務。
美潛水艦激起水花被發現 向朝漁船掃射
知情官員坦言,該行動實則與海豹突擊隊熟悉的快速打擊任務截然不同。依照計劃,美軍需派遣一艘潛艇駛入國際海域,再釋出兩艘小型潛水艦,搭載8名海豹突擊隊隊員靠近朝鮮海岸。這批隊員需身穿發熱潛水衣,使用浮潛器械,在水中承受攝氏4度的低溫約兩小時,再游泳抵達岸邊。行動全程只能使用衛星與無人機提供非即時、低解析度的靜態影相,相當於摸黑執行任務。
執行任務當晚,美軍潛艇如期離開公海、進入朝鮮海域,訊號中斷前,特朗普指示批准行動。海豹突擊隊隊員按照計劃駕駛小型潛水艦,前往距離海岸邊約90米的預定位置,不料其中一艘潛水艦錯誤駛過預定地點,趕忙加速回轉。在此期間,海豹突擊隊沒有發現任務地點附近有一艘朝鮮漁船,船上有數名朝鮮人,小型潛水艦回轉時引擎激起水花,被漁船上的朝鮮人察覺。
數名漁民遇害 屍體被刺破肺部丟入海
受訪美國官員辯稱,事發時意外頻發,朝鮮漁船點亮船頭探照燈,試圖尋找異響來源。由於身處朝鮮境內通訊中斷,海豹突擊隊渾然不知船上只是普通漁民,眼見任務可能敗露,已抵達岸邊的海豹突擊隊隊員徑直開槍,射殺所有朝鮮船員。確認船上朝鮮人都已死亡後,美軍甚至刺破屍體肺部,將其丟入海中,避免屍體浮上海面,隨後不顧安裝竊聽設備便慌忙離開,任務以失敗告終。
美軍事後調查證實,被射殺的朝鮮人都是當地潛水捕撈貝類的平民。美國官員稱,朝方並未公布事件,但事發後不久,美國間諜衛星偵測到朝鮮軍事活動激增,軍力部署顯著增強。
特朗普首個任期內沒有公開是次行動,報道指前總統拜登接任後,時任國防部長奧斯汀曾下令獨立調查是次任務,安排陸軍檢察長辦公室參與。據報2021年,拜登政府向部分國會議員說明了調查結果,相關文件一直被列為機密,直至日前曝光。
特朗普沒向國會通報行動 凸顯美軍事法規模糊
特朗普未有將2019年海豹突擊隊在朝鮮的秘密任務告知國會,《紐約時報》分析認為,此舉或違反美國現行法例中,要求總統向國會通報高風險軍事或情報任務的規定。分析也指出,美國相關法例和規定存在模糊之處,總統保護國家機密的權力與國會監督權之間仍有衝突。
報道指出,美國1973年通過的《戰爭權力決議》規定,每當美國武裝部隊參與「襲擊或敵對行動」,或攜帶戰鬥裝備部署至外國領土時,政府行政部門必須在48小時內通知國會。不過該決議頒布以來,歷任美國總統通常辯稱並非依照該規定遞交通知,而是遞交通知的做法符合法規,以此改用機密信函呈交國會,取代公開的通告。
美國國會2013年頒布新法案,要求防長在任何「敏感軍事行動」發生後48小時內,向國會情報委員會遞交書面通知。該法案最初將敏感軍事行動定義為「武裝部隊在美國境外和主要敵對戰區以外,進行的致命行動或俘虜行動」,其後擴大至「美國武裝部隊為自衛進行的任何行動」。法案還規定美國政府必須每年將美軍殺害平民的「每一次具體任務、打擊、交戰、突襲或事件」納入報告中。
報道還分析,《美國法典》第50條授權總統安排執行所謂秘密行動,即美國政府有意隱瞞其在事件中的角色,即使事件曝光後也可否認參與其中。不過該條款要求總統必須就行動提供書面說明,並在行動結束後48小時內通知情報委員會。讓其全面、及時地了解所有行動,包括任何「重大失誤」。
分析也稱,該法規仍存在一定模糊空間,例如法規承認如果行動涉及極其敏感議題,總統可以延後遞交相關說明,在此情況下,總統無須通報情報委員會,只需讓國會兩院兩黨領袖,以及情報委員會的兩黨最高領袖知悉即可。
海豹突擊隊中看不中用 任務失敗屢被總統掩飾
美國海豹突擊隊是直屬海軍的一支三棲精銳特種部隊,美國屢屢宣稱,該突擊隊負責執行反恐等艱巨且危險的任務。不過《紐約時報》引述匿名資深軍官消息稱,在光鮮的宣傳背後,海豹突擊隊的實際戰績並不理想,許多任務都以失敗告終,歷任美國總統多數心照不宣地掩蓋相關任務報告。
多名美軍資深軍官稱,海豹突擊隊執行的任務多數設計大膽、進展不順。1983年美軍入侵加勒比島國格林納達期間,美軍安排海豹突擊隊作為先遣部隊,計劃讓突擊隊隊員跳傘入海,再乘坐快艇迅速抵達目標海岸點亮燈塔,引導後續部隊入侵島上機場。
然而搭載海豹突擊隊的飛機起飛延遲,導致突擊隊隊員被迫在暴風雨的夜間,攜帶沉重的裝備跳傘,至少4名突擊隊隊員溺斃,多數快艇也在任務中沉沒。
手榴彈炸死人質謊報死因
2010年,海豹突擊隊在阿富汗執行救援人質任務期間,突擊隊隊員誤用手榴彈炸死一名人質,還謊報人質死因。在連串任務失敗後,前總統奧巴馬在第二任期內削減了海豹突擊隊的任務安排,要求突擊隊僅限執行救援人質等特殊任務,且必須接受更嚴格監督。
特朗普首個任期內取消多項針對海豹突擊隊的限制,還削減了該部隊執行敏感任務時、總統事先與政府和國會高層審議的次數。報道指出2017年就任後不久,特朗普便跳過大部分既定審議程序,批准海豹突擊隊突襲也門一個村鎮,是次行動導致30名無辜平民與一名突擊隊隊員死亡,一架價值7,500萬美元(約5.85億港元)的軍機被毀。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