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家庭育兒責任 需政府社會市場齊分擔

2025-09-07 04:20:32 文匯專題

生育、養育、教育「三育」成本過高,是限制生育重要且直接的原因。為此,國務院辦公室2024年10月印發《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描繪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有效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營造全社會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圍」的清晰目標,並在今年陸續出台「育兒補貼每孩每年3,600元」「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生育津貼直接發放至個人」「支持家門口上普惠託班」等實際支持政策,顯示出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巨大決心。

從職工家庭暑期帶娃難的切口來看,「中國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傳統上老人帶孫輩很多,現在更多是採用暑期班、託管班、夏令營等社會化解決辦法,這都存在成本、時間和親情的矛盾。」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表示,原來育兒責任幾乎都是家庭內部承擔,但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家庭難以解決育兒和工作生活等的平衡難題,久而久之就形成生育意願普遍較低的情況,現在則更多需要政府、社會、市場來支持分擔家庭的育兒責任。

帶薪假期成必然趨勢

廣東是人口大省,近年來每年出生人口超百萬,全省各地通過擴大託育服務供給、降低託育服務費用、提升託育安全水平等,緩解家庭壓力,包括連續兩年發放「惠民託育券」等,範圍已覆蓋全省。不過這些託育政策主要面向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學齡家庭的育兒壓力仍然不輕。彭澎認為,從國家到省市陸續提出的育兒補貼、學費補貼、託育補貼等都意味着好的政策開端,逐步增加職工休息時間、帶薪假期也是減輕家庭育兒壓力的必然趨勢,「以後應該有更多體制機制的設計,讓適齡青年更願意生育,推動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