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客戶端

「模擬十五運訓練」登陸廣州科普月活動 科技+體育打造科普盛宴

2025-09-06 17:32:56 神州
模擬比賽現場的體感遊戲機吸引了青少年的注意。(記者黃寶儀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普通市民也有機會和乒乓球奧運冠軍「一較高下」了!9月6日至7日,廣州市全國科普月主會場活動暨第八屆廣州科普嘉年華在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舉行。特設的「十五運主題科普專區」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廣州雙魚體育用品集團帶來「模擬十五運訓練」,可以調整出球頻率、旋轉強度、落點角度等,匹配不同水平的觀眾練習需求,成為最受大小朋友追捧的項目,紛紛排隊體驗。

小孩在「AI體測一體柱+跳繩」互動裝置前完成跳繩挑戰。(記者黃寶儀攝)

「它比我厲害一點。」剛上初二的張同學站在籃色球台前,和「雙魚super5發球機」打得有來有往,戰況十分激烈。張同學是新手,因此工作人員給他設定了初級水平的模式,發球頻率低且角度單一,適合練手。對於有一定基礎的乒乓球愛好者,工作人員則會調快出球頻率,同時增加不同的落點角度,讓觀眾體驗更加刺激。廣州雙魚體育研究院陳兆倫告訴記者,5代發球機採用可編程設計,能模擬真實對手的各種發球方式,從基礎球到高難度旋轉球應有盡有,滿足不同水平的乒乓愛好者練習的需求,「最高時速可以達到70公里,基本上是國家級運動員才能接到這個速度的發球。」

廣州市全國科普月主會場活動暨第八屆廣州科普嘉年華特設「十五運主題科普專區」,圖為小孩子在體驗乒乓球「模擬十五運訓練」項目。(記者黃寶儀攝)

「十五運主題科普專區」,是本次廣州市全國科普月主會場活動暨第八屆廣州科普嘉年華特別設置的區域,旨在讓觀眾沉浸式體驗運動科技。除了「模擬十五運訓練」項目,廣州雲蝶科技也帶來了「AI體測一體柱+跳繩」互動裝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搭載視覺識別、人臉識別與大數據等科技的「雲蝶智慧體育一體柱」,通過AI算法實時捕捉人體26個骨骼關鍵點,生成運動報告,並為體驗者提供改善、提升的精準建議。

本次活動打造了多個「可觸摸、可感知、可體驗」 的互動場景,圖為觀眾與AI進行圍棋比賽。(記者黃寶儀攝)

作為《科普法》修訂頒布後的首個全國科普月重點活動,本次廣州市全國科普月主會場活動暨第八屆廣州科普嘉年華以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夯實科技強國基礎」為主題,匯聚全市近200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場館及科技科普企業力量,通過打造「可觸摸、可感知、可體驗」 的互動場景,讓公眾近距離感受產業升級背後的科技驅動力。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