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鐘錶展及國際名錶薈萃昨起一連五日在會展舉行,今年參展商規模為疫情後新高,在環球貿易前景存不確定性下,本地、內地及海外品牌參展意願仍高漲,反映香港商貿樞紐優勢。
●與《哈利波特》於展覽首度推出「動態蛇」聯乘腕錶,限量200枚。記者黃安琪 攝
● 國產品牌結合中國文化與精湛的琺瑯工藝。 記者黃安琪 攝
●德國品牌全球首創咖啡渣再生腕錶。記者黃安琪 攝

香港盛事經濟再添亮點,全球鐘錶業界精英齊聚香江。香港鐘錶展及國際名錶薈萃昨揭幕,今屆展會吸引了來自15個國家及地區逾650家展商參與,規模為疫情後最大。鐘錶展設有八大專區及多場互動活動,展示涵蓋國潮設計、聯乘作品、環保元素及智能穿戴技術等鐘錶業最新趨勢,並為環球買家提供一站式採購平台。有分析認為,展會再次彰顯香港作為國際商貿平台的獨特優勢。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孫曉旭

香港作為全球公認的奢侈品零售重鎮,當中珠寶、鐘錶是尤為重要的一環。根據最新數據,香港是全球第二大腕錶進出口地,今年首七個月出口總值約為282億元,跌幅由去年同期的8.2%,收窄5.5個百分點至2.7%,而當中個別市場錄得雙位數字升幅,包括巴西(+65%)、法國(+57%)、德國(+15%)及印度(+35%)。此外,第二季鐘錶業出口信心指數由51.2升至52.1,反映業界雖面對挑戰,但對出口前景仍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具獨特平台地位 多國展商回歸

為了推廣香港核心優勢,由香港貿發局、香港錶廠商會及香港鐘錶業總會合辦的第44屆香港貿發局香港鐘錶展及第13屆國際名錶薈萃昨起一連五日在會展舉行。

今年除香港及內地展團外,瑞士獨立製錶展團及法國展團再度參展,更迎來德國、日本、黎巴嫩及荷蘭等地展商回歸。國際名錶薈萃則雲集逾140個國際品牌,並首設「微品牌展區」,帶來小眾特色品牌與高性價比設計,展現市場多元化與個性化的新方向。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表示,今年展會規模突破疫情後新高,當中除了香港品牌參展數目有所增加,亦吸引廣州及台灣地區展團參與;歐洲三大鐘錶出口國瑞士、法國和德國的參展品牌數目均錄得上升。香港作為全球第二大腕錶進出口地,仍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商經局常任秘書長黃少珠昨出席開幕禮時表示,展覽除了展現鐘錶業的藝術造詣與創新精神,更再次肯定香港作為全球貿易、創意及科技發展樞紐的地位,特區政府堅定致力鞏固香港作為全球商貿與創意中心的地位,會議和展覽業是本地經濟的重要支柱,吸引高消費的商務旅客來港,並帶動多個行業的經濟活動。

多元創意及最新科技大晒冷

香港鐘錶展設有八大專區,當中「永恒歲月」展區展示OEM及ODM的高級成錶,其他專區則涵蓋成錶、時鐘、機械設備、智能手錶、包裝與展示用品、零部件及配件以及商貿服務。展會並配合人工智能配對平台「商對易」,方便買家與展商於展期至9月13日在線洽商,推動國際商貿聯繫。國際名錶薈萃則設六大主題展區,除展示高級腕錶外,今年新增的「微品牌展區」成為焦點。

今年參展商緊貼市場趨勢,推出新產品,多元設計創意成為亮點。融入「國潮」元素的腕錶深受追捧,中國傳統文化圖案及工藝被應用於設計中,不少作品更獲得國際設計獎項,令國產品牌及內地製錶師受到更多關注。展會上可見多款以精湛技藝融合中華文化的作品,展現東方美學的獨特魅力。

此外,環保與可持續發展亦成為新焦點。隨着消費者更關注產品的材料來源和生產過程,多個品牌開始使用回收或可持續物料。今年展會繼續設有「綠色方案供應商」標誌,標識超過30家提供可持續產品的展商。另一方面,智能穿戴裝置日益普及,多款新型腕錶增設健康監測、GPS、測溫及天氣預報等功能,為傳統鐘錶業開拓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