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黎偉成
(作者為資深財經評 論員)
小米集團(1810)股東應佔溢利於截至2025年二季度達118.7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4倍,較2024年同季多賺38.3%的表現更理想,連同一季度賺108億元增1.61倍,使上半年純利達227.65億元,增幅為1.46倍,業績表現理想。
該集團純利之能夠倍增的其中因由乃非直接經營項目中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期內有收益33.63億元,扭轉上年有虧損8.49億元之情況,來回有淨收益42.12億元,是為經營利潤134.36億元同比增1.28倍之因。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1,159.56億元同比增長30.5%,較銷售成本898.55億元的27.5%升幅多增3個百分點,遂使毛利261.01億元的升幅可達41.9%,和毛利率22.5%比上年的20.7%高1.8個百分點
至於該集團的核心業務發展和回報亦佳,惹人注目的是經重新組合而成的「智能電動汽車及AI創新業務」發展迅速:收入212.63億元同比增加2.34倍,於整體收入佔比由2024年同季的7.2%大幅提升至18.3%,毛利56.2億元更飆升4.74倍,和毛利率26.4%提高11個百分點,乃因智能電動汽車收入206億元同比增2.3倍,而汽車交付量8.13萬輛增1.97倍;ASP每輛汽車平均售價25.36萬元增10.9%。
再看另一新組合的「智能手機+AIoT」業務,收入946.92億元同比增長14.8%,毛利204.8億元的升幅為17.24%,毛利率21.6%則提升0.5個百分點。其各主項業務的發展為智能手機業務收入455.2億元同比減少2.15%,扭轉上年同季465.16億元增加27.31%之情況。主要是由於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ASP為1,073元略升2.7%,出貨量約4,240萬部增加0.6%,主要是由於中國內地出貨量增加所致。
至於「IoT與生活消費」收入387.12億元上升44.94%,比上年同期267.6億元所增20.2%多增24.74個百分點。此乃受惠於各主項產品皆增銷:智能大家電收入同比增加66.2%,尤其是空調出貨大量;可穿戴產品收入同比增加70.9%,智能手環及智能手錶的出貨量及ASP均增加。平板收入同比增加41.4%乃受惠全球市場Xiaomi Pad7系列的出貨量增加所致
此外,互聯網業務收入90.97億元上升10.06%,與2024年同季82.65億元所增11%基本持平。其他相關業務收入13.62億元的升幅為39.55%。
(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