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黃日涵接受大公文匯專訪表示,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上合組織從成立到如今,已經成為了全球非常重要的地區性力量。「現今世界面臨的主要是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命題,其中包含國際政治領域和全球經濟發展體系等,」黃日涵說,「上合組織在上述領域中都能發揮積極、獨特的作用。」

黃日涵表示,上合組織倡導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也在通過加強各個成員國之間的政治互信和經濟合作,希望未來能在全球事務中發出更有效的聲音,能夠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向着更加公平和民主的方向發展。尤其在一些地區衝突和熱點問題上,上合組織可以發揮獨特的協調能力,比如為衝突各方搭建對話平台,和平推進爭端解決等。

談及上合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黃日涵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功不可沒。「一帶一路」倡議有「六廊」,即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其中就有不少與上合成員國重疊的範疇。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相信上合組織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能源合作等方面都將取得進一步成果。

黃日涵判斷,此次天津峰會,料將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也將有助於減少貿易壁壘、推動貿易自由化,進而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一個新的合作方式。尤其在當前全球面臨關稅壁壘的背景下,上合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做法,將為全球經濟轉型提供經驗。他預計,在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的整體背景下,各成員國可能會在能源開發、環境保護以及新能源的使用等方面有一些新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黃日涵提到,目前全球範圍內出現的氣候異常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那麼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值得峰會深度探討。「希望此次天津峰會後,上合組織的各項發展都將朝着更加深度、可持續的方向前行,從而為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注入正能量。」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