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宋偉)四足機器狗在帳篷外游弋警誡,履帶無人車潛伏灌木叢中充當「電子哨兵」,四軸八旋翼無人機懸停投送熱食……2025年,當央視的鏡頭掠過西部戰區某野戰炊事班,這一幕恰似中國軍隊無人作戰體系發展的縮影。十年間,解放軍加速推進無人裝備的列裝與實戰化應用,覆蓋空中、地面、海上及後勤保障等領域,構建起全譜系無人作戰體系。從單兵無人機到跨域智能集群,中國軍隊正以體系化無人作戰,重塑未來戰爭形態。
早在2016年,由陸軍主辦的「跨越險阻2016」地面無人系統挑戰賽中,就有一台名為「奔跑號」的國產山地四足仿生機器人(機器狗)發揮出色,獲得了50米競速和綜合越野第一名。自此,解放軍的四足機器人開始「一路狂奔」。
「蜂群」「狼群」協同作戰首公開
2018年珠海航展上,可用於戰場偵察和運輸彈藥物資的小型軍用四足機器人首次亮相。而在2023年的央視軍事欄目中,西部戰區部隊裝備的兩隻機器狗,已經可以在操作員控制下,對既定目標瞄準並開火。從抵近偵察到火力協同,近年來,國產機器狗已儼然成為陸軍作戰部隊的萬用平台。
不僅是機器狗,小型無人戰車也成為陸軍無人化裝備的利器。2020年5月,東部戰區官方賬號發布消息,新型戰鬥偵察型無人作戰車輛UGV已經服役。這款銳爪1型無人戰車,可以在戰場上為班或排級單位執行近距離偵察、探測和監視任務,也可根據任務需求靈活換裝武器,既能搭載7.62毫米班用機槍,還可以裝載短程光電載荷、機器視覺和照明組件,以及新設計的遙控武器站。
從加強式編組、融入式編組再到如今的集成式編組,無人作戰力量規模化運用成為常態。今年8月3日,在陸軍「礪劍—2025」演習中,首次公開展示無人機「蜂群」與地面機器「狼群」協同作戰模式。
空中,數百架偵察無人機構建環形偵察網,通過高清攝像頭和紅外設備完成區域掃描,發現目標後將坐標實時傳回;48架攻擊無人機攜帶微型制導彈藥,對地面目標實施精準打擊。地面上,120台四足仿生機器「狼」依託模塊化設計,靈活承擔偵察、排雷和火力支援任務,在電子干擾掩護下快速抵近補射。
從發現目標到完成摧毀,整個作戰流程僅用3分15秒。此次演習驗證了「有人—無人協同」作戰體系的實戰價值,也展現了無人作戰技術的實戰化應用能力。
實現察打一體 推動人機組網
放眼海天,2024年底,具備超視距火力打擊、防空反導及搜潛攻潛等無人自主作戰能力的「虎鯨號」大型無人作戰艇,在珠海航展第二展區首次公開亮相。在軍事專家杜文龍看來,可以垂直發射導彈的虎鯨號實現了有人艦艇和無人艦艇貫通,說明解放軍海上持續作戰能力、綜合作戰水平有質的提高與發展。「特別是還能加裝防空導彈、火箭彈,說明通過無人艦艇多型武器裝備的集成,已經基本具備有人艦艇的作戰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國無人海戰能力。」
與虎鯨號同步亮相的空軍無人與反無人作戰裝備,則代表了空天領域建設水平的最前沿。目前,空軍已構建「中空長航時+高空長航時+超高速巡航」無人機組合,覆蓋電子偵察、雷達成像與實時打擊。軍事專家王明志表示,空軍無人裝備體系建設已經具有「高端為主、察打一體、協同作戰」的顯著特徵,正在加速向有人—無人組網協同作戰方向發展。
登陸作戰中,無人破障船衝鋒清除灘頭水雷;城市巷戰中,「保溫杯」無人機顛覆單兵作戰模式;正面戰場上,無人彈藥車穿越火線補給;高原演練中,無人機蜂群向海拔4,500米哨所投送熱食……十年間,隨着對無人作戰力量戰略價值的深度挖掘、智能化技術的持續突破,以及聯合作戰需求的迭代升級,解放軍無人作戰編組方式,正經歷着從強基拓維到深度耦合、從體系重構到自主作戰的階段性跨越。 (全系列完)
無人裝備這十年
2016年
奔跑號四足仿生機器人(機器狗)
在挑戰賽中首秀:
獲50米競速和越野第一名,為後續軍用機器狗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CR-500金雕無人直升機
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火力強度媲美武裝直升機,通過「蜂群戰術」,24架規模的集群能癱瘓敵方裝甲師三分之一戰力
2017年
翼龍-2察打一體無人機首飛:
標誌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新一代察打無人機技術的國家,綜合性能對標美軍MQ-9「死神」無人機
三型特種無人機亮相:
在朱日和沙場大閱兵中,通信干擾無人機、雷達干擾無人機、反輻射無人機以空陸軍混編方隊形式亮相,體現聯合作戰能力
2018年
小型軍用四足機器人(機器狗)
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支持戰場偵察與物資運輸,集成攝像機和雷達,可自主巡邏、繪製戰場地圖
彩虹-7無人機全尺寸樣機
亮相珠海航展:
高空隱形無人機,採用飛翼布局和內置彈艙,突出隱形性能與戰略偵察能力
瞭望者Ⅱ導彈無人艇
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全球第二艘成功試射導彈的無人艇,擅長島礁巡邏和配合兩棲作戰
2019年
攻擊-11隱形無人轟炸機
首次亮相國慶閱兵:
採用飛翼布局和內置彈艙,可執行穿透式制空任務
HSU001無人潛航器
首次亮相國慶閱兵:
執行水下偵察、反潛掃雷及海底勘察任務
梟龍無人作戰艇首次亮相
2019年中東阿布扎比海軍防務展:
可容納6枚反艦導彈或對地導彈,與多艇集群協同作戰
2020年
無人破障船、無人彈藥運輸車在
第73集團軍渡海登陸演練中
亮相:
支持兩棲作戰,承擔破障、運輸等任務,減少人員傷亡風險
銳爪1型無人戰車
官宣列裝東部戰區:
用於偵察、火力支援與建築物清剿
2021年
無偵-7高空高速偵察無人機
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突破傳統防空體系,用於戰略偵察
彩虹-6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樣機
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定位為未來長時駐留作戰平台
察打一體無人車與排爆機器人
在維和演習中首次部署:
顯著提升任務安全性與效率,推動無人化作戰融入國際行動
2022年
翼龍-3察打一體無人機
珠海航展首次公開真機:
適應高原與海上任務,載彈量和航程達國際同級先進水平
VT-5U重型無人戰車
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配備105毫米坦克炮和全景偵察無人機系統
2023年
西部戰區列裝作戰型機器狗:
配備步槍和激光掃描儀,首次實現機器狗實戰化火力應用
KVD002中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首次亮相天津直升機博覽會:
具備高原短距起降能力,可與有人直升機協同作戰
藍鯨號可潛無人艇下水:
下潛深度60米,水下潛伏超1個月,支持反潛偵察與隱蔽布雷,可組網構建「海底定時炸彈」
2024年
機器狼集群系統
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包含偵察、打擊、運輸等型號。在2025年第76集團軍演練中首次與步兵協同實戰化應用
虎鯨號大型無人作戰艇
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搭載垂發系統、反艦導彈及魚雷,可單艇或「狼群」作戰
「保溫杯」無人機亮相珠海航展:
微型作戰無人機,支持榴彈發射器拋射和AI自主識別目標

相關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