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全球人口最長壽的地方,人口老化問題令社會資源分配構成沉重壓力,不少老人家都依靠自己投資收息,作為退休後收入來源。性價比高的高息股成為老人家的選擇之一,但要選得好就需要相當學問。近日有報道指,美國聯儲局極有可能在9月中的議息會議後減息,消息令金融市場表現波動,也為追求穩健投資回報的投資者帶來困擾。隨着大部分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公布中期業績與宣布派息情況,正好為投資者入市帶來參考,為自己的資產組合增添新「錢」路。假如大家想避免在投資時承受太大風險,不妨考慮具收息成份的金融產品,本專題將為讀者介紹相關投資方向。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本地不少藍籌股公布業績,其派息也相當不俗,投資者可以趁機選擇自己心儀的股份。先談談內地三大電信商,包括中移動(0941)、中電信(0728)與中聯通(0762)。按8月28日收市價計算(下同),它們的股息率分別是5.85%、5.14%與4.89%。此外,中移動的管理層早前曾表示,未來會維持較高派息比率,因此單從上述消息來看,相信中移動是「食息一族」的愛股。

內銀受惠國策 賺息蝕價風險低

四大內銀股,包括建行(0939)、農行(1288)、工行(1398)與中行(3988)。它們的股息率分別是5.78%、4.97%、5.8%與6.05%。單從股息率來看,工行與中行略勝一籌(股息率與中移動相若),而且工行與中行過去一年的股價表現良好,加上中央政府持續推出措施支持內地經濟增長,因此有市場意見認為出現「賺息蝕價」的風險有限,因此工行與中行受部分「食息一族」投資者歡迎。

三桶油方面,中石化(0386)、中石油(0857)與中海油(0883)的股息率也較定存吸引,分別是5.72%、6.96%與7.22%。至於公用股方面,中電(0002)的股息率是4.78%;香港中華煤氣(0003)的股息率是4.97%。

高息未必高質 表面數字勿盡信

從股息率來看,中石油與中海油明顯領先,惟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石油股表現與國際油價等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相關,如近日以巴衝突與俄烏衝突有望緩和,國際油價將有可能大幅下跌,因此投資者購買相關股份作長期收息之用,出現「賺息蝕價」的風險亦相對較高。

無可否認,高息股一向備受保守投資者喜愛,他們都會視收股息為一種被動收入,但有理財策劃師提醒指出,收息股未必定期有息收,也非無風險。有些所謂的高息股不一定是「高質」股,一隻股份可以是基本因素欠佳令股價低殘,才令股息率顯得相當高,出現「賺息蝕價」的可能性亦相對較大。投資者在入手高息股時,切忌盲目追求表面數字,作投資決定前,最好先諮詢專業人士意見,做好了解公司的功課。

理財顧問也建議,「食息一族」需要留意不同上市公司公布的「除淨日」同「股息派發日」。如果投資者在「除淨日」前一日仍然持有該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可以在「股息派發日」收到股息;如果在「除淨日」或之後才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就不能收到該期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