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近日,為期6天的十五運會深圳賽區首賽——群眾比賽門球項目落下帷幕。同一天,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深圳賽區執委會宣傳聯絡部舉辦的第一場「全運年·圳精彩」媒體採風活動來到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探尋比賽背後的電力保障。

無人機自主起飛,精準按照既定航線巡查線路。胡永愛攝

無人機自主起飛,精準按照既定航線巡查線路;「賽博汪汪」穿行於變電站內,敏銳捕捉設備的一舉一動……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運用「AI+機器人」構建「海陸空」立體化智能巡檢體系,推動保供電從「人海戰術」向「人機協同」轉變,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構築起數字電網的智慧防線。

無人機自主起飛,精準按照既定航線巡查線路。胡永愛攝

「空中尖兵」巡檢效率提升6倍

「以前我們師父翻山越嶺,用望遠鏡巡檢線路。可即便如此,人眼也難以全面發現鐵塔零件的小問題。而現在,我們有了無人機。」深圳供電局輸電管理所技能專家舒銘傑說道。隨着他操作遙控,佔地近1平米的「空中尖兵」瞬間騰空而起,利用「隨身攜帶」的精密儀器給線路「拍照體檢」,幫助保電人員1個多小時即可完成原來人工巡視約1天的工作量,巡檢效率提升約6倍。

「賽博汪汪」穿行於變電站內,敏銳捕捉設備的一舉一動。胡永愛攝

「無人機能精確畫出線路和周圍環境的三維模型。這樣我們就能在電腦上快速分析出線路有沒有『危險鄰居』了。」 舒銘傑打了個比方,「當我們發現樹障隱患時,還能用帶有『剪刀』的無人機,『一鍵精修』樹枝,既避免人員高空作業和線路停電風險,又最大程度保護整棵樹木,可謂『一舉三得』。」

「賽博汪汪」穿行於變電站內,敏銳捕捉設備的一舉一動。胡永愛攝

在變電站,「空中尖兵」同樣「一展身手」。保電人員在辦公室輕點鼠標,即可遠程指揮無人機從機巢出列、自主巡航。「這套無人機電力巡檢系統由南方電網自主研製,目前站內拍攝點位約1900個,可有效彌補地面攝像頭的盲區。」深圳供電局500千伏現代巡維中心站長鍾田勇說。

「賽博汪汪」半小時完成全站巡查

除了無人機,地面「賽博汪汪隊」也是好幫手。它們的體型與真實犬種無異,卻兼具「十八般武藝」。傳感器、自主導航算法、高清可見光相機、紅外熱成像儀、3D導航雷達……這些智慧元素構築起機器狗的「五臟六腑」,使其能快速完成紅外測溫、表計識別、異響檢測等任務,並實時回傳巡檢數據,幫助保電人員進行AI智能診斷。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自主研發的智能可視局放紅外多功能帶電檢測儀。胡永愛攝

「我們只需在後台下達任務指令,機器狗便能沿着站內指定路線,對設備『望聞問切』。」鍾田勇介紹道。目前「賽博汪汪隊」主要負責深圳變電站、電纜通道、配電房等重要保電值守點,即使惡劣天氣和複雜地形也能應對,提升供電突發事件的處置效率。

「智慧大腦」全鏈路監測電網狀態

數字化作戰的格局下,既需要前線機器人,也需要後方「智慧大腦」運籌帷幄。

在深圳供電局電力指揮中心主控室大屏上,十五運會群眾比賽門球項目所在場館——深圳大運中心體育場的所有供電情況都「濃縮」在「保電一張圖」裏。供電設施數據實時更新、現場視頻畫面滾動播放,保電人員可以從220伏插座「一路」監測到相關聯的500千伏高壓設備運行狀態,場館供電一有異常就能被捕捉並預警。

深圳大運中心體育場的所有供電情況都「濃縮」在「保電一張圖」裏。胡永愛攝

「這是我們為十五運會『定製』的智慧保電系統。系統依託『數字孿生電網地圖』和國內首次大規模實戰應用的『電鴻化』物聯網設備,使指揮人員能夠清晰掌握場館電力『保什麼、誰來保、如何保』。」深圳供電局十五運會保電辦電網組長陳作偉表示,該系統在大屏端、PC端、移動端實現「三端」數據互通,指揮指令、異常告警能從指揮部直達一線人員,實現「狀態一網感知、指揮一令到底、任務一線管控、資源一體調配」。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