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深度仿生、柔性感知等前沿技術於一體的靈巧手,被稱作智能機器人的「最後一厘米」,其突破直接關係到智能機器人能否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賦能千行百業。(記者毛麗娟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8月26日,恰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之際,以「靈動創新·巧繪未來」為主題的2025年深圳智能機器人靈巧手大賽啟動發布會於深圳前海舉行。本次大賽通過同台競技,加速靈巧手關鍵技術攻關、拓展全場景應用示範,真正實現賦能千行百業。

在深圳經濟特區45周歲生日,啟動一場「以賽促創」的前沿技術比拚,將為製造業轉換升級貢獻更多「深圳智慧」,為全球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貢獻更多「深圳方案」,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多「深圳支撐」。

作為智能機器人產業第一梯隊城市,深圳已聚集超7.4萬家機器人企業,涵蓋速騰聚創、兆威機電等核心零部件企業,樂聚、庫獁科技等機器人本體製造公司,以及普渡科技、帕西尼感知等應用領域的龍頭企業。今年,深圳發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全力推動技術突破與場景落地。

協同創新攻克智能機器人「最後一厘米」

集深度仿生、柔性感知等前沿技術於一體的靈巧手,被稱作智能機器人的「最後一厘米」,其突破直接關係到智能機器人能否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賦能千行百業。

張林表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革命的結合將撬動未來產業的無限可能,推動智能機器人從「能幹活」邁向「幹好精細活」。(記者毛麗娟攝)

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局長張林在開場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革命的結合將撬動未來產業的無限可能,推動了智能機器人從「能幹活」邁向「幹好精細活」。作為國內首個聚焦機器人末端執行技術的專業賽事,2025年深圳智能機器人靈巧手大賽立足場景應用,迎來全方位升級。

姚頌解讀競技賽規則時指出,賽事聚焦外賣配送真實場景,全面檢驗靈巧手在動態環境中的精準操作與穩定性。(記者毛麗娟攝)

本屆賽事首次開設競技賽與創意賽兩大平行賽道,形成「技術攻堅-創新孵化」雙輪驅動格局。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深圳)主任姚頌解讀競技賽規則時指出,賽事聚焦外賣配送真實場景,全面檢驗靈巧手在動態環境中的精準操作與穩定性。深圳市人才集團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部長魚翔則從創意賽維度闡釋,本次比賽是一場對創新的賦能,鼓勵參賽隊伍突破場景限制,推動技術向生活服務等創新應用領域延伸。

「賽事不僅要比拚技術指標,更要驗證技術的『可用性』」。啟動發布會特別邀請2024年首屆大賽優勝隊伍代表——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TO張恒第、深圳市睿研智能控制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OO 王啟芳,以「前輩」視角為新一屆參賽者帶來了技術路徑與實戰經驗參考,講述了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專家共同參與,從科技創新到產業孵化的「深圳故事」。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