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和俊致辭。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靈霜 攝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前排左五)、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前排左四)、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前排左六)等嘉賓與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合照。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靈霜 攝
●香港5所高校的校長與各校轄下全國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合照。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靈霜 攝
●國家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前排右)昨日率領代表團在港大一所全國重點實驗室參觀。 港大圖片
香港大學 合成化學全國重點實驗室
香港中文大學 消化疾病研究全國重點實驗室
香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名單

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是推動基礎及應用科技研究及發展的重要措施,負責管理計劃的國家科學技術部於2022年啟動實驗室的優化重組工作,要求有關實驗室以解決事關國家重大需求背後的科學問題、拓展認識自然邊界為使命任務,並明確其定位,經重組後的實驗室會改名為全國重點實驗室。昨日,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向香港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周霽一同見證這一重要里程碑。陰和俊於致辭時強調,15所在港實驗室的布局建設,是國家對香港科研實力、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更是中央對香港科技界的殷切期望和艱巨使命。就此他提出了三點期望,並鼓勵香港科技界能放開手腳,創造創新、不斷產出重大的創新成果,培養創新人才,為建設香港科技創新中心,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寫下精彩的篇章。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為配合國家整體發展規劃,在與國家科學技術部商討後,香港特區政府在2023年年底啟動有關設於香港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讓相關大學檢視如何透過改善現有實驗室或建設新實驗室,發揮香港的區位優勢,貢獻國家所需。

今年初,國家科學技術部共批准15所在港實驗室的申請,其中12所由原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而成,另外3所則為新建,全部已於今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作。

各實驗室每年獲資助2400萬

上述全國重點實驗室來自本港五所全球百強大學,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各實驗室的研究領域涵蓋生物科技、量子材料、災害防治及農業科技等,對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方向。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會向每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提供每年2,000萬港元的資助,並要求所屬大學每年向實驗室提供不少於400萬港元的配套資源支持。

昨日,陰和俊向香港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李家超與周霽一同見證並分別致辭(見A3版)。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相關大學校長,及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均出席了是次授牌儀式。

盼勇探科技前沿無人區

陰和俊於致辭時表示,授牌儀式標誌着在港實驗室正式納入全國重點實驗室管理的序列,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他提出了三點期望:一是了解前沿,勇攀高峰。他希望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強化使命定位,聚焦國家需求背後的技術難題,勇於探索科技前沿無人區,力爭在基礎理論研究和環境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更多原創性、引領性的重大突破,搶佔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

二是匯聚英才,激發活力。他鼓勵香港發揮國際化科研優勢,大力營造開放包容、追求卓越的學術氛圍,聚集海內外頂尖人才,特別是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三是深化系統、開放貢獻,呼籲主動加強與內地頂尖高校、科研院、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服務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陰和俊又提醒,現在距離實現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不到十年時間,他希望香港科技界能放開手腳,創造創新,不斷產出重大的創新成果,培養創新人才。國家科學技術部會與香港特區政府密切配合,深化內地與香港科技交流合作,為科技強國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