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飲食中攝入的過量鹽分,可能正悄悄「劫持」我們的大腦,引發高血壓。一項新研究發現,高鹽飲食可引發大腦炎症,進而導致血壓升高。這為理解和治療高血壓,特別是頑固性高血壓,提供了全新視角。
高血壓是影響全球數億人健康的「無聲殺手」,傳統觀點認為其主要與腎臟和血管功能失調有關。然而,全球有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對主要針對腎臟和血管的標準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現在,科學家們可能找到了一個被長期忽視的關鍵環節——大腦。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學術期刊《神經元》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了高鹽飲食影響血壓的神經機制。
為模擬人類飲食模式,研究人員給大鼠餵食含2%鹽分的水,這相當於人類每日攝入大量快餐以及培根、加工奶酪等食物的含鹽量。研究人員利用尖端腦成像技術,追蹤了大腦在鹽分刺激下的動態變化:高鹽飲食會激活大腦特定區域的免疫細胞,引發炎症並使一種名叫血管加壓素的激素激增,導致血壓升高。
研究人員說,這項新證據表明,大腦可能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起源地,這為開發以大腦為靶標的高血壓療法開闢了新路徑。
研究人員介紹,實驗選擇大鼠而非更常見的小鼠,是因為大鼠調節鹽分和水分的方式更接近人類,這使得研究結果更可能適用於人類。接下來,他們計劃研究類似機制是否也存在於其他類型的高血壓中,以期為更廣泛的高血壓患者群體,特別是那些對現有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找到新的治療方法。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