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8月23日,台灣民意代表「大罷免」進行第二輪投票,國民黨守住全部席位。對此,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4日應詢表示,我們注意到了有關情況。繼7月26日首輪投票後,台灣民眾再次對民進黨打壓異己、撕裂社會的惡鬥鬧劇說「不」。這充分表明,任何「台獨」分裂和政治操弄都不得人心,必然失敗。
台媒報道,本次罷免對象包括國民黨民意代表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林思銘、馬文君及游顥。
商務部學術委員會委員白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賴清德搞的「大罷免」輸得這麼慘,甚至被剃了「零蛋」,說明賴清德搞的那一套在島內越來越不得人心。
專家:應修正「對抗式」執政路線
據報道,島內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分析稱,民進黨曾在2000年、2016年贏得「執政」,但從「7·26大罷免」結果來看,「過去的優勢今日反成弱點」。他指出,多數民意已不再支持「抗中」,而「親美論」也因美國關稅、台積電赴美設廠、賴清德「過境」受阻等事件而失去號召力。台灣《聯合報》此前評論稱,對賴清德當局而言,若「8·23」再敗,「形同民意兩度對民進黨投下不信任票,未來除了人事異動,當前『對抗式』執政路線的修正更不容迴避」。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7月26日,台灣民意代表「大罷免」進行首輪投票,國民黨完勝,守住全部24席。國台辦曾回應指出,民進黨當局出於「台獨」本性和「一黨獨大」野心,不顧島內民生福祉,一再挑起政治惡鬥,不擇手段打壓政治異己、製造「綠色恐怖」、加劇社會撕裂,充分暴露出「假民主、真獨裁」的虛偽面目。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完全違背島內人心民意,不得人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