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域無界·鏈通深港——深港跨境低空經濟沙龍」近日在深圳市羅湖區深港融合發展交流中心舉辦。深圳傳真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望賢)無人機載貨跨境有望今年在深港之間突破性地進行試飛!記者近日在深圳羅湖舉辦的「深港跨境低空經濟沙龍」上獲悉。為深化深港跨境協同、破除低空空域物理與規則壁壘,構建高效、安全、創新的低空經濟融合生態,由羅湖區發展和改革局,羅湖深港現代商貿業升級發展區指揮部指導,長沙盈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盈芯科技」)與深圳技術大學聯合主辦,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空域無界·鏈通深港——深港跨境低空經濟沙龍」近日在深圳市羅湖區深港融合發展交流中心舉辦。

深港低空跨境新路徑物流先行

活動匯聚深港兩地行業主管部門、高校科研機構、科研院所、技術企業及市場參與主體等核心力量,聚焦深港跨境低空物流場景,就區域協作機制創新、關鍵技術實現路徑及綠色能源應用方案等開展專題研討,推動形成產業協作共識,助力構建常態化協作機制,盡快實現深港新業態協同發展新路徑。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深圳市政協委員方舟以深港協作發展跨境低空物流的戰略價值為題做主旨分享。深圳傳真

主旨分享環節匯聚多位行業權威專家,從區域協作、關鍵技術及綠色能源應用方案等多個維度開展深度研討。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深圳市政協委員方舟以深港協作發展跨境低空物流的戰略價值為題做主旨分享,他表示,深港兩地通過「監管沙盒」項目開展跨境低空物流試點,加速技術應用與商業模式驗證,其重大意義在於短期內通過建立標準化運營流程和監管框架,為全國低空經濟產業化提供可複製的制度模板,推動新業態從試驗階段邁向實質運營,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未來將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深港跨境物流協作機制轉化為標準化協作制度模板向國際推廣。深圳技術大學副教授鄭華偉,針對跨境物流場景,專業分析了大載重無人機的選型標準與當前面臨的技術挑戰。

圓桌會議環節,嘉賓們圍繞深港低空規則銜接、技術標準互認、基礎設施共建及商業模式創新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碰撞思想火花,凝聚發展共識。

加密芯片讓跨境物流高效安全

「空域無界·鏈通深港——深港跨境低空經濟沙龍」近日在深圳市羅湖區深港融合發展交流中心舉辦。深圳傳真

低空經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香港作為國際創新樞紐,於今年3月20日率先啟動低空經濟「監管沙盒」,由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親自推動,旨在通過創新監管模式實現低空經濟「飛得穩、飛得遠」,全面激發智慧城市建設和經濟多元發展活力。其中,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聯合超高頻RFID芯片行業技術龍頭企業盈芯科技申報的「基於RFID的港深跨境低空物流項目」,憑藉其技術創新性與實踐可行性,從72個申報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香港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

長沙盈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CEO方向東表示,深港低空經濟深入解析了加密超高頻芯片技術在跨境低空物流中的應用價值與實施路徑,揭示其如何提升物流效率與安全性。他說,作為香港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基於RFID的港深跨境低空物流項目有望突破跨境物流效率瓶頸。通過在貨物上張貼或植入低成本的微型加密超高頻芯片標籤,對基礎信息及異常讀寫狀態進行匯總管理,可以實現跨境貨物全程無接觸溯源,為深港邊境區域提供智能化運輸解決方案,標誌着跨境低空經濟正式從概念探索邁向產業化實踐階段。

「無人機多點起降、貨物實時監管的難題,用盈芯科技的加密標籤可一次性解決。」方向東表示,通過在無人機上安裝芯片可實現全程無接觸監管,是目前兩地海關認可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解決方案,深港跨境物流這一潛在市場正在打開。公司正參與制定中國超高頻RFID芯片相關國家標準,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行業標準的參與,盈芯科技正從提供「最優方案」的角色,轉變為定義行業「最優解」的領導者,未來盈芯科技基於實時採集的萬億級商品流動數據,訓練物流等垂直行業的AI模型,將為大量跨境物流企業數智賦能。

據悉,基於加密超高頻RFID芯片的港深跨境低空物流項目,將為跨境低空物流監管與運營提供新的技術支撐路徑,推動香港與深圳間跨境低空物流的商業化運營實施。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香港民航處無人機適航認證及加密RFID靜態測試,計劃於今年10月份開展深港跨境無人機載貨試飛測試。測試期間,將安排載貨跨境飛行穿越香港與深圳邊境區域,並在空載、輕載及滿載三種狀態下執行跨境航線測試任務。通過將加密超高頻RFID標籤與設備、無人機及載運物品進行綁定,為兩地海關監管提供技術相關保障。

記者注意到,2023年,羅湖提出創建「三力三區」,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即「創建具有全球資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發展先行區」,羅湖將大力推動低空經濟、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其作為羅湖產業發展的「主攻賽道」。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