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今日(22日)公布,8月份第七批涵蓋4個監察地區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及密度指數。食環署至今已公布22025年8月共7批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涵蓋共42個監察地區。與今年7月的分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相比,這42個監察區中,有26個監察地區的指數下跌或保持不變,代表蚊患情況改善或維持低水平;另有11區的指數輕微上升,但指數低於10%。
至於第七批公布的指數高於10%的包括葵青區青衣北及屯門區屯門西,按因應基孔肯雅熱情況而實施的安排(即將原先在分區誘蚊器指數達20%時進行的強化控蚊工作,擴展至誘蚊器指數介乎10%至20%的區域),食環署正聯同有關部門及持份者攜手,找出蚊患情況較高的地點,進行密集且具針對性的控蚊工作。其中,青衣北誘蚊器的數據顯示蚊患較多的地方包括公園、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該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由7月份的15.5%下跌至8月份第一階段的12.7%,屯門西誘蚊器的數據顯示蚊患較多的地方包括公園、學校及私人屋苑,該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由7月份的10.6%下跌至8月份的10.3%,各相關部門及持份者正積極跟進控蚊工作。
食環署亦會舉辦宣傳展覽、派發宣傳單張及海報,並通知各訂閱快速通報系統的屋苑,建議管理公司和住戶提高警覺,共同採取防蚊滅蚊措施。此外,食環署會加強監察該兩個地區的誘蚊器指數,以檢視滅蚊工作成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