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獲的走私黃金。(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攝)
走私黃金被藏於塑膠花盒夾層。(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攝)
海關機場科空運貨物第三組督察趙挺笙(左)及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二組調查主任翁兆灃(右)。(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今年8月13日晚上,海關機場科人員根據風險評估及情報分析,鎖定由香港付運出口往日本的一票貨物,該票貨物報稱載有14件塑膠花盒、約重194公斤。關員就該票貨物進行X光掃描,發現內裡呈現藍色且密度不高、疑是類似鐵的金屬物件影像。關員同時留意,該類型的塑膠花貨物屬低成本貨物,較少用空運的昂貴模式付運,加上近期偵破由香港走私黃金至日本的案件,因此關員決定開箱檢查。

機場科空運貨物第三組督察趙挺笙今日(22日)表示,關員發現每個紙箱內各有14個細紙箱,在根據紙箱品牌經網上搜尋,由於並無相關發現,因此再打開細紙箱作檢查,並發現一個載有塑膠花的鐵盒,同時察覺鐵盒的側面及底部的物料不一致,側面用了反光物料,而底部則用了啞色物料,所以關員決定剪開底部鐵板作深入調查。

關員用鋼剪剪開鐵盒的側面,並掘開鐵盒底部鐵板的表層,最後發現懷疑由黃金鑄造而成的夾層,在該14件貨物內,海關共檢獲約重26.2公斤懷疑黃金,市值約港幣2,220萬元。這是海關本年度第3宗偵破的利用空運模式走私黃金的案件。儘管不法之徒費盡心思,把懷疑黃金壓扁收藏在鐵盒的夾層,試圖逃避海關的X光檢驗,但在海關專業及嚴謹的查驗流程下,走私者精心設計的匿藏技倆最終徒勞無功。在成功檢獲這些懷疑黃金後,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隨即接手調查。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二組調查主任翁兆灃表示,初步調查顯示,不法分子把這票黃金走私到日本,主要是為了逃避當地的關稅,若貨物成功被偷運至日本,料可逃避222萬稅款。翁指出,不法分子利用度身訂造的方式,把黃金壓扁至只有2至3張紙張的厚度,並製作成金屬盒底部相若的大小,並收藏在夾層之中。同時,這些黃金的每一塊重量平均不超過152克,而每個金屬盒內檢獲的黃金重量相若,據了解最輕的約120克,俱增加海關檢獲這些走私黃金的難度。

此外,海關發現不法分子刻意利用一些物流公司,把這些貨物以集運方式付運日本,而有關的付運公司在香港並無註冊記錄。另外,不法分子利用一些真實的公司名稱,報稱是這批貨物的收貨人,但該公司的業務與膠花或禮盒並無關係,而收貨地址與該公司的業務地址並不相同,由此可見,不法分子企圖利用虛假收貨人及付貨人公司資料,藉此隱藏真正貨主的身份。海關會繼續追查該批黃金的來源及最終付貨人資料。

(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