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西藏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是首次。四年後的今天,雪域高原迎來一個甲子的「慶典時刻」。8月20日,習近平率中央代表團到西藏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書寫了又一個首次。兩個「歷史首次」,富有深意,充分體現了中央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發展期許。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邊疆研究所前所長邢廣程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站在戰略全局高度,習近平提出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是他為西藏工作謀篇布局多次提及的戰略思想。
「治藏需要穩藏和興藏,兩者不可偏廢、不可分開。」邢廣程說,中國共產黨從60年邊疆治理經驗中總結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其中蘊藏着治藏穩藏興藏的辯證關係。
「穩定是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沒有前者,後者就是空中樓閣。」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所長張詩高看來,堅持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西藏工作的着眼點和着力點,為西藏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環境。習近平此次再次強調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為穩藏劃出重點。
習近平20日表示,西藏發展有自身特點,要從實際出發推動高質量發展。他並提出,「因地制宜發展高原特色優勢產業」「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雅下水電工程、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守護好『世界屋脊』和『亞洲水塔』」……西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圖登克珠認為,西藏的自我造血能力和自我發展潛力正在不斷加強,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和路徑具體而微。
張詩高表示,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科學謀劃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是對國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貢獻,更是回應世界關切的最優答卷。
當代西藏是中國特色政治制度偉大實踐
內地民族和邊疆問題專家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從政治制度保障角度來說,民族區域自治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的最根本支柱、最關鍵基礎和最核心支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祖國大西南的60年實踐,創造了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乃至人類歷史上一個光彩絕倫的範例,為世界各國、為人類自身,書寫了面向未來,人類各族群、各民族、各宗教何以和睦相處、和合發展的歷史性回答。」
「舉例來說,中國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援助制度,在西藏體現為『援藏』,是以舉國之力支持民族邊疆地區,這在世界上只有中國能夠做到,也只有中國有這個具有歷史沉澱和現實擔當的國度才能夠做到。它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偉大社會實踐和人類實踐,也是中華民族經歷幾千年歷史發展之後的正確選擇。」這位專家表示,放眼世界,存在民族問題、邊疆問題的國家比比皆是,但這些國家大多不具備中國這樣的遠見卓識和政治安排,正是中國的這種政治制度,使各民族地區能夠在文化、經濟、社會、政治等各個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復興和繁榮。 ●綜合中新社及記者 趙一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