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新德里同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會談。新華社

(香港文匯網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8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王毅將應邀訪問印度並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4次會晤。這是中國外長時隔3年再度訪問印度,備受外界關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提到,中印越走越近,顯然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局面。在王毅抵達新德里前夕,美國就發起了對印度的報復行動。當地時間8月17日,有匿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原定8月25訪問印度,如今預計將推遲此次會談。

王勇對香港文匯網表示,美國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場,在關稅措施生效後,美印貿易將受到嚴重衝擊。尤其是在包括紡織業、珠寶業等領域,印度的對外出口將面臨嚴峻挑戰。而此次美印關稅爭端,雖然在短期內會給印度企業造成嚴重影響,但卻可以讓印企加快自主研發和生產的步伐。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無疑符合莫迪推動「印度製造」的願景。

王勇還撰文指出,印度總理莫迪拒絕向特朗普政府服軟。近日,莫迪發表演講時,公開呼籲民眾進一步增加自給自足的力度,包括電動車電池、噴氣發動機、化肥在內的「所有產品」都要實現本土製造。他還承諾,將會重點保護農民、漁民和牧民的利益,並「決不妥協」。在美印關係愈發緊張的情況下,莫迪的這番表態,不僅向外界展示了印度決不妥協的外交姿態,也表明了莫迪通過推動國內經濟改革,應對美國貿易壓力的堅定決心。

有分析認為,王毅訪印向外界傳遞出兩個信號。一是中印高層互動交流日益頻繁,兩國關係從僵持走向緩和,進入了新的階段。二是中印雙方均有對邊界問題展開談判的意願,這有利於雙方管控分歧,為未來兩國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