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勇慧
舉世矚目的俄美元首阿拉斯加峰會落下帷幕。從會晤後釋放的信息看,雙方雖在涉及俄美關係正常化、全球安全、經貿合作等議題上取得一些共識,不過,對於俄烏衝突的解決方案,基於其性質的複雜性以及各方立場和利益的巨大差異,此次會晤仍未迎來轉折時機,未來仍須繼續作進一步討論。
俄美各有盤算
促成此次俄美元首峰會的主要原因,是來自俄美領導人對內對外的深層考慮。
從俄羅斯方面看,一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善於給特朗普面子,維護與特朗普的關係。二是藉助與美國總統的會晤突破各方對俄羅斯的外交孤立與圍堵境遇。三是維護與美國磋商解決俄烏衝突的談判架構。四是推遲美國對俄羅斯的極限施壓,特別是對進口俄羅斯原油國家的連帶制裁。
因此,普京在會後的記者會表示,過去俄美雙方關係非常艱難,跌至冷戰以來的最低點。現在已與特朗普建立了非常好的直接關係,看到了特朗普想要理解衝突本質的意願。他同意特朗普的觀點,烏克蘭的安全必須得到保障。特朗普也表示,一直與普京保持非常好的關係,雙方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對話。
從美國方面看,一是美國要及時止損。衝突進行了三年,美國不願為支持烏克蘭投入更多資源,想要及時止損,這就要求俄烏首先必須停火。二是特朗普個人的政治需要,他希望對選民有交代,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競選總統時,特朗普曾對選民承諾「24小時內解決俄烏衝突」,當選後提出俄烏衝突必須在50天內停火,後來又實施「10天停火」的極限施壓,可惜未取得成效。如果此次會面後,俄烏衝突能夠停火,特朗普就能拿到階段性成果,增加其在中期選舉前的政治得分。三是特朗普要對歐洲強調美國主導秩序,防止歐洲另起爐灶。
儘管俄美都希望通過對話緩解緊張局勢,確定解決俄烏衝突的路線圖,但俄烏衝突的複雜性以及各方利益的交織,使得問題的解決難以一蹴而就。主要羈絆因素是領土問題與歐洲安全架構問題。俄羅斯主張對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的領土主權,而烏克蘭堅持1991年的國家版圖。即便是在承認俄羅斯對烏東四州實際控制地區問題上,烏克蘭都難以作出讓步。
俄羅斯強調停火必須解決俄烏衝突的根本原因,即要實現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和去北約化。俄羅斯擔心無條件停火會讓烏克蘭有時間重新進行軍力部署、加強武器裝備。因此,在俄羅斯與美歐缺乏戰略互信,俄烏很難停火。
歐洲和烏克蘭被邊緣化
歐洲和烏克蘭是俄烏衝突的重要當事方,希望在俄美會晤也能扮演重要角色。多位歐洲領導人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會晤前夕與美國舉行了緊急視頻會議,強調烏克蘭的土地不容交易,反對美國繞開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協議。這種統一立場給美國的外交操作帶來壓力。
但是,俄美元首會晤以及此前三輪談判都將歐洲和烏克蘭邊緣化。在解決俄烏衝突問題上,俄美的做法對歐盟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產生了多方面的衝擊,也凸顯了歐盟在歐洲安全格局中面臨的挑戰。
此次俄美元首會唔是在複雜局勢下的一次艱難探路。會晤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俄烏緊張局勢,但在解決衝突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