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收到一名家長爆料,指孩子的WhatsApp賬戶遭騙徒駭入,騙徒模仿孩子的語氣與家長對話,訛稱學校需要繳交補習費用,要求家長轉帳。
從家長提供的與騙徒對話截圖可見,騙徒假扮成學生,傳送了一則假冒的學校繳費通告。通告上不僅列明收費明細,更註明「交予校務處曾小姐」,向家長索取 9660 元補習費,隨即附上轉數快賬號。家長察覺不對:學校向來透過專屬 APP 發布收費通知,此舉明顯違反常規,於是在 WhatsApp 進一步追問。面對質疑,騙徒辯稱「是老師當面跟我說的」,還強調「同學已經繳費好些人了」;當家長追問具體有哪些同學時,對方不假思索迅速列出數個名字。其後,家長以「不太會使用轉數快」為由試探,對方立刻發送完整操作流程,反應異常熟練。直至家長詢問班主任姓名時,騙徒說出了一個錯誤的名字,讓家長徹底確認是詐騙行為,最終成功避騙,並未蒙受損失。

爆料家長表示,希望更多家長能看到這篇報道,藉此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凡涉及金錢款項交易,校方定會透過學校專屬手機應用程式發布通知,且通知上必定帶有學校官方印章。若遇到其它渠道的繳費要求,務必多方核實,避免遭遇詐騙。
六招防騙貼士
1. 提供個人資料前應「停一停、諗一諗」,切勿隨意向他人披露個人資料,應了解對方收集資料的目的;
2. 切勿隨意點擊或掃描可疑的超連結及二維碼,亦不要登入任何可疑網站;
3. 接獲短訊或來電,可先聯絡物業管理處查詢或求證,核實發送短訊人士的身份;
4. 不時查看網上銀行賬戶,留意賬戶及個人電郵有沒有不尋常的登入紀錄;
5. 不時更換網上銀行的密碼,啟用賬戶登入雙重認證功能(如有),切勿向任何人透露賬戶密碼;
6. 留意私隱專員公署、警方或相關機構公布的防騙最新資訊
大家使用通訊服務時,應時刻保持高度警覺,小心提防詐騙電話及短訊,以免蒙受損失!大家若接獲任何可疑來電或短訊,應即時向警方舉報。
歡迎向香港文匯報爆料!您可通過香港文匯網APP「爆料」通道、「香港文匯報」「香港文匯網」官方微信公眾號後台留言、「香港文匯網」微博後台留言,或致電爆料專線,我們將及時關注並核實相關信息,為讀者帶來更多真實、有價值的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