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正值暑假旅遊旺季,來往香港與內地以至海外的人數節節上升。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聯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等到訪香園圍管制站,檢視口岸部門應對出入境人流上升的各項安排和運作。陳國基表示,香港與內地民眾雙向奔赴是大趨勢亦是大好事,內地訪港旅客人數節節上升,無疑為香港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注入動力。香港會積極做好口岸配套和人流車流疏導工作,他稍後將與深圳市領導會面交流,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兩地口岸部門的溝通協調,以更好地應對日益頻繁的跨境通行需求,為香港市民與訪港旅客提供更優質便利的服務。

●陳國基、鄧炳強等官員昨日到訪香園圍管制站,檢視口岸部門應對出入境人流上升的各項安排和運作。 陳國基Fb圖片

陳國基昨日在社交平台發帖文表示,在剛過去的7月,訪港旅客達43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升12%。在剛過去的周日(10日),總出入境人次更創歷史新高,達134萬人次,「這是一個帶旺香港的好消息,也是一個進一步提升口岸服務的行動令。」

陳國基、鄧炳強,及特區政府入境處處長郭俊峯、海關關長陳子達,以及警務處同事於昨晨到訪香園圍管制站,了解周末人流高峰的過關情況,包括出入境、清關、人潮管制等措施,以及公共運輸交匯處的運作。

陳國基在帖文中表示,香園圍管制站作為第一個「人車直達」的管制站,自2023年2月開始客運通關服務後,一直深受市民和內地訪客歡迎,通關人次屢創新高。「今(昨)日現場所見,雖然出境和入境大廳人流頻密,但整體過關暢順、秩序井然,不論出境和入境的旅客的等候時間都少於15分鐘。我想藉此肯定前線人員在清關、疏導人流、維持秩序等方面的高效、辛勤工作,亦感謝旅客的配合。」

已推出5招提升過境客體驗

為使各管制站運作更加順暢有序,提升過境者的體驗,特區政府各部門已推出多項措施,包括:

●為應對周末上升的通關需求,入境處已減少前線人員休假,並從其他單位借調人手,在周末高峰時段在各個繁忙口岸啟用全部檢查櫃枱及「e-道」;

●圖為市民使用「e-道」過關。 陳國基Fb圖片

●入境處盡用場地,在去年6月把香園圍管制站入境大堂的檢查櫃枱及「e-道」數目分別由9個和14條,增至12個和18條。而離境大堂的優化工程正在進行當中,完成後「e-道」數目亦將由14條增至18條;

●在地方許可的情況下增設臨時檢查櫃枱,應對頂峰時的過關人流;

●車輛口岸方面,有需要時會將貨檢通道臨時改作客車通道,以疏導車流;

●運輸署會與公共交通營商緊密合作,提升港鐵落馬洲支線的服務,並在乘客頂峰時段將「金巴」和「皇巴」的班次增加至最高的分別每1分鐘和2分鐘一班。

陳國基呼籲香港居民及內地旅客善用入境處網站或流動應用程式,以及深圳市政府口岸辦微信小程式「i-口岸」,查閱實時過關情況,結合個人需要適當調整過關口岸選擇,並考慮「錯峰出行」。

與深更好分享資訊提升協作

蓮塘/香園圍口岸作為第一個「人車直達」的管制站,深受內地旅行團歡迎。陳國基表示,在剛過去的周日,合共有31,000內地旅客人次使用香園圍管制站出入境香港,創出新高。在高峰時段,部分內地旅行團要等候較長時間,才能過關前往香港。香港會積極做好口岸配套和人流車流疏導工作,深圳方面亦在積極應對較大的過關人流壓力,雙方稍後會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兩地口岸部門的溝通協調,更好共享資訊,更好提升協作,以更好地應對日益頻繁的跨境通行需求,提供更優質便利的服務,同時進一步提升內地旅行團過關前往香港的體驗。

港鐵往落馬洲站班次 明起加密至8分鐘一班

港鐵將於明日(18日)起增加來往落馬洲站的班次,由目前非繁忙時間10分鐘至14分鐘一班,加密至每8分鐘一班。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昨日在社交平台發帖文,對安排表示歡迎,並會爭取繼續增加班次及延長通關時間,至與羅湖站看齊。

●民建聯建議特區政府將福田口岸的服務時間延長至午夜12時。劉國勳Fb圖片

劉國勳表示,連接本港東鐵線的羅湖口岸及福田口岸均是人流最多的口岸,惟港鐵來往羅湖站的列車比來往落馬洲站的列車多一倍,就此,他一直向政府及港鐵公司爭取加密班次,把羅湖及落馬洲的列車班次比例由目前二比一提升至一比一。港鐵回應其訴求,將由明日起加密落馬洲列車班次後,有關比例將提升至三比二。他歡迎港鐵踏出一步,服務更符合乘客出行模式和需要,同時期望港鐵適時檢視和繼續調整列車服務。

議員倡福田口岸通關延至午夜12時

因應使用福田口岸的人次愈來愈多,劉國勳建議,特區政府應延長口岸服務時間,由目前晚上10時30分,延長至午夜12時,與羅湖口岸的通關時間看齊。另外,周末及假日羅湖及福田口岸的人流達數以十萬計,建議大時大節或特別日子開放時間考慮延長至凌晨2時,更便利兩地居民通關往來。

劉國勳表示,加強口岸服務涉及額外人手編配,而深化通關模式改革,促進人員、貨物、車輛在內地與港澳之間的便捷高效流動,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一部分。深圳市政府於2023年亦公布18條優化陸路口岸通關環境、提升便利化的措施,相信兩地政府會以不斷優化通關安排為目標,他希望各口岸落實「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或「一次過檢、無感通關」的嶄新通關模式,未來就可以減低人手負擔。

荃灣線今起測試新信號系統 非行車時段模擬繁忙時段運作

港鐵公司正陸續為4條市區線進行信號系統的更換工程,其中荃灣線新信號系統的列車測試由去年6月開展至今,進展良好。港鐵昨日公布,荃灣線的新信號系統由今日(17日)起,即將展開在非行車時間的模擬日間繁忙時段班次行車的測試。這是新信號系統投入服務前關鍵及必須的測試,亦意味信號系統的測試在荃灣線已進入後期階段。

●本月初,港鐵曾在葵興站進行新信號系統列車測試。 港鐵供圖

港鐵公司表示,信號系統是指揮鐵路運作的中樞,更換信號系統更是龐大、複雜而高度精密的工程,在正式使用系統前,必須確保新系統的運作能通過嚴謹測試。新的信號系統將採用先進的「以通訊為本列車控制」(CBTC)技術,在荃灣線由去年6月開展的測試中,工程團隊在部分晚上非行車時間,逐步增加測試列車數目及擴大測試範圍至全線,以測試使用新信號系統的行車暢順度、停車準確度、車門與月台幕門的操作、乘客資訊顯示的運作,以及車務控制中心、車隊和車站的溝通協調等,並於過程中進行調校。

港鐵團隊除了進一步驗證新系統的實際運作表現及作有需要的調整外,亦為之後的法定測試作準備。新系統須符合相關監管要求,並獲相關政府部門確認運作安全及良好,才會投入服務。

港鐵公司車務工程服務及創科總管陳慶強表示:「工程團隊一直以審慎態度進行相關安排及制定周詳計劃,讓凌晨進行測試後有充足時間轉換回現有信號系統,以不影響荃灣線列車服務為目標。」

港鐵表示,一直與居民及地區持份者保持溝通,並採取一切可行措施,以減低在非行車時間進行的測試對沿線居民可能帶來的影響,並盡量安排在周日及假期等日子進行測試。港鐵已制定周詳計劃及應變方案,致力避免影響荃灣線日常列車服務。

料明年使用新信號系統

按現時進度,預計荃灣線將於明年使用新信號系統,其後荃灣線會逐步更換市區線新列車,新信號系統及新列車結合可增加荃灣線的實時監察及智慧功能,以智慧營運配合未來的營運需要。新信號系統其後會陸續在港島線、觀塘線及將軍澳線投入服務,整項市區線信號系統更換工程預計於2029年完成。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