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們在展館前合影。(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月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喬輝、王月)8月16日,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的學子們走進了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探尋民族融合佳話,感受跨越血緣的中華大愛。在這裏,學子們聆聽 「草原母親」 都貴瑪的故事,收穫了深刻的民族情感體驗與心靈觸動。

學子們認真聽取「草原母親」都貴瑪的故事。(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月 攝)

據介紹:該教育實踐基地於2025年7月1日正式啟用,面積約775平方米,設有序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7個部分。借助16000餘字介紹、230餘張照片、13段視頻及120餘件展品,其生動勾勒歷史脈絡,以詳實內容助力參觀者感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厚內涵。

學子們參觀的重點是「民族大愛歷史佳話」部分。這裏着重講述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往事,那段歲月裏,內蒙古各族群眾敞開胸懷,接納來自內地的三千名困境孤兒。其中,「人民楷模」都貴瑪的事跡尤為令人動容。她曾傾心養育28名孤兒,以超越血緣與民族的愛,為他們撐起一片天。都貴瑪不忘初心的付出,化作無聲卻有力的證明,詮釋了何為中華民族一家親。

現場講解伴隨影像與實物展品徐徐展開故事畫卷,引得不少學子潸然淚下。他們為歷史背後的民族深情感慨萬千,真切理解了這份跨地域互助,是中華民族面對困難攜手共濟的縮影。它超越了簡單的慈善救助,彰顯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羈絆,是中華兒女凝聚一心的溫暖印證。

學子們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接受教育。(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月 攝)

對於香港學子而言,「三千孤兒入內蒙」與都貴瑪的故事像獨特紐帶,拉近了他們與北疆土地的距離。通過這些歷史細節,他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草原母親的奉獻,更見證了各族人民響應國家號召,用團結力量共克時艱的偉大行動。這對助力香港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強化對祖國多元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具有非凡意義。

當學子們步入「共同繁榮奮鬥共同團結髮展」展區,四子王旗在新時代貫徹相關囑託,將民族融合意識融入日常的諸多實踐同樣讓其印象深刻。見證當地鞏固民族團結、促進共同發展的舉措,學子們意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是當下為延續歷史溫暖、開拓未來新局的必行之徑。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