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靜態的國際象棋,對體能與專注力的要求不低。 中國香港國際象棋總會圖片
●何彥希首次代表港隊出戰全運會群眾項目國際象棋。 何彥希Ig圖片
●何彥希以身入局,從教棋導師化身為征戰全運會的港隊代表。 何彥希Ig圖片
●何彥希將興趣變成事業,創辦象棋學院培育第一代棋手。 何彥希Ig圖片

常言道「棋如人生」,何彥希卻是真真正正將國際象棋融入人生當中,從一開始單純的興趣愛好,到不顧家人反對成立棋院,這名「80後」決心將所有精力傾注於64格的棋盤之中,到今屆全運會成功晉身港隊代表行列,何彥希的「以身入局」亦總算修成正果。對他而言,全運會不僅是與全國高手交流的舞台,更是一次向大眾推廣國際象棋的良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正謙

今屆全運會港隊首次派選手參加群眾項目國際象棋,10名棋手將出戰六個項目,何彥希成功在選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混合團體公開賽四名港隊代表的一員。34歲的何彥希在英國中學時期開始接觸國際象棋便被深深吸引,讀大學時更試過為參加比賽「走堂」,返港後決心以國際象棋為職業:「自己從小就喜歡考驗智力和邏輯的運動,其實一開始對國際象棋已經好全心全意,好希望將這個喜歡的運動作為一個職業繼續走下去,所以返港後決定開辦香港國際象棋學院並成為導師。」

不顧家人反對 逐夢成棋壇導師

將興趣愛好轉化為工作的路從不易走,何彥希坦言投身國際象棋的決定受到家人反對,憑藉不斷的努力和堅持才終獲身邊人認同:「國際象棋在香港始終是一個較偏門的運動,始終都要靠自己堅持,拿到一些成績,讓家人看到我的努力,亦見到棋院開始有些規模,就慢慢變得支持。」

何彥希開始下棋後一直以代表港隊為目標,繼七年前的國際奧林匹克賽後,他終於再獲代表港隊的機會,而且今次比賽在深圳舉行,何彥希笑稱家人支持自己之餘亦可以順便旅遊:「雖然他們不是很會下棋,不過都說會來看我比賽,始終比賽地點離香港較近,為我打氣之餘也可以順道旅行吧。」

內地國際象棋水平在全世界範圍亦屬頂尖,何彥希早前亦跟隨港隊到上海集訓,與職業棋手交流令他大開眼界,對今次全運會能夠與一眾內地高手對弈更是感到興奮:「今次賽事有很多高手參加,甚至前世界冠軍丁立人也會參賽,對於香港棋手而言是一次很難得的交流機會。」

以比賽為媒 傳遞棋道與修養

五年前一齣美劇《后翼棄兵》全球爆紅,令國際象棋這項冷門運動走進大眾視野,加上近年AI盛行,愈來愈多小朋友透過AI學習及訓練國際象棋,令香港參與國際象棋的人數有顯著增加。何彥希認為國際象棋能鍛煉個人修養,棋盤內外亦能同樣受益,希望藉今次全運會機會,讓更多人知道國際象棋的樂趣和好處:「雖然下棋是坐着,不過每盤棋動輒需時三四小時,對體能及集中力要求也很高,國際象棋最吸引的地方在於所有資訊都放在棋盤之上,是絕對的公平,輸贏都只在於自己,而不是運氣,可以鍛煉到個人修養,很多想法和策略亦可以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希望今次全運會能讓更多人了解國際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