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7月底,廣東海上風電約125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今天(8月15日)迎來「全國生態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15日透露,截至今年7月底,廣東省新能源累計併網容量突破8000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約125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廣東海上風電連續4年年度新增併網容量超過100萬千瓦,技術迭代按下快進鍵。

「柴油島」變身「零碳島」 海島供電升級

「以前靠柴油發電,省着用每月也要上千塊,現在電費不到一半,空調隨便開!」廣東三門島村民蔡伯告訴記者。自去年底,三門島北扣村首期微電網投運,不到一年,這座「柴油島」就變身「零碳島」;如今三門島媽灣村第二期微電網工程竣工,廣東首個100%新能源多能互補海島微電網再次迎來「綠色」升級,為海島供電打造了「廣東樣板」。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新能源服務中心併網管理組長李博給記者算了一筆「綠色」賬單:截至今年7月底,廣東海上風電約125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陸上風電約620萬千瓦,光伏約5750萬千瓦,生物質約480萬千瓦。其中,1250萬千瓦海上風電每年發電量,可等效節省標煤約108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893萬噸。

廣東省新能源累計併網容量突破8000萬千瓦,越來越多「綠能」進入大灣區腹地。(記者方俊明攝)

「綠電」將進入粵港澳大灣區腹地

今天(15日),全國首個「海陸一體」陽江三山島海上柔直輸電工程關鍵線路——江門段正式動工。這段逾118公里的「深海高速路」將進入粵港澳大灣區腹地;待全線貫通後,每年60億度綠電直送200萬戶家庭,相當於替代標煤17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63萬噸。

數據顯示,廣東海上風電連續4年年度新增併網容量超過100萬千瓦。其中,去年陽江漂浮式示範項目投運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雙機頭機組;青洲六項目率先實現單體百萬千瓦併網,刷新「廣東紀錄」。

「新能源併網服務也在同步升級。」李博表示,新能源業主登錄網上營業廳提交併網申請,電網管理平台在線流轉,流程、結果在線可查。截至今年7月底,該平台已受理新能源項目700多個,總容量超9800萬千瓦。下一步,廣東電網將持續打通數據壁壘,實現數據全貫通、信息全共享,保障新能源「應併盡併,能併快併」,讓每一度綠電高效匯入電網,為廣東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多綠色動能。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