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仕珍 延安報道)「以前就常讀李白寫的那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今天第一次來到壺口瀑布,沒想到黃河這麼壯觀。」8月14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的「尋根鑄魂·同心築夢」陝西尋根考察團走進壺口瀑布景區,親身感受母親河黃河的雄渾氣魄與厚重歷史。多位港生感嘆,黃河母親河非常壯觀,站在這裏,中華兒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澎湃黃河充滿生命力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這裏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更在民族危亡之際成為精神旗幟,滋養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抗日戰爭時期,黃河以其磅礴的氣勢成為民族不屈的象徵,旋律激昂的《黃河大合唱》曾唱響大江南北。

從小就學鋼琴的港生黃浠蓓,曾無數次彈奏《黃河鋼琴協奏曲》。「每次彈奏的時候都是很澎湃熱烈的感覺,腦海中想像着黃河奔涌的澎湃畫面。但是今天不一樣了,我腦中的畫面變成了眼中的現實,面對着奔騰的黃河,我又想起了那曲激昂的〈黃河鋼琴協奏曲〉,似乎讀懂了曲中蘊含的民族豪情。」
夏日的壺口瀑布,猶如一幅氣勢恢宏的天然畫卷。轟隆隆的水聲如萬馬奔騰,震撼人心。來自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的港生劉澤希告訴記者,她從小就聽家人講黃河是母親河,滋養了沿岸的很多百姓,今天站在壺口瀑布的現場,切身感受到了母親河澎湃的生命力,「感覺非常有力量。」

人生總要看一次黃河
作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瀑布,黃河壺口瀑布帶給此次到訪的香港師生直擊心靈的震撼。「第一次這麼直觀地看到黃河,水流非常湍急,含沙量也非常高。」港生譚子楊說,他忍不住在岸邊沾了點黃河水嘗了一下,「帶點土腥味,但也許這就是母親河的味道。」
譚子楊告訴記者,黃河作為母親河養育了很多的人民,在他心中是中國最著名的河流。「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尋根鑄魂』,今天站在黃河壺口瀑布,就好像有種回到家的感覺,我想我們這一生總應該來看一次黃河。」

港生黃詩蓓亦表示,此前她了解到很多中華民族的故事、詩歌都跟黃河有關,今天第一次來到黃河岸邊,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覺得很感動。「黃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對香港青年來講,親身感受黃河格外有意義。」黃詩蓓說,如今跨越千萬里來到黃河壺口瀑布,當觸摸到黃河水的瞬間,彷彿有一種觸摸到母親的感覺,非常親切。
一向對自然景觀不太感興趣的港生鄧詠珊站在黃河壺口瀑布前亦挪不動腳,「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想要一直看,一直看。作為中華兒女,母親河的壯觀景象讓我感到非常自豪。」鄧詠珊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