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德几
(作者為正向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首席資深導師、證券商協會會董、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香港唯一「五萬億市值俱樂部」代表「股王」騰訊控股(0700)日前公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報告,整體表現及多個業務板塊業績均超越市場預期。
集團第二季度收入達到1,84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5%,上半年總收入則錄得3,645億元,按年增長14%。淨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第二季達到近631億元,按年增長18%,上半年則達到1,177億元,按年增長14%。每股盈利分別為6.115元(第二季度)及11.367元(上半年),數據反映公司在收入及盈利能力上的穩健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核心業務收入增長強勁
騰訊收入增長主要來自三大核心業務:增值服務(包括遊戲及社交網絡)、在線廣告以及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增值服務收入於第二季度達到914億元,按年增長16%,主要受惠國內外遊戲業務強勁表現,以及社交網絡收入增長。在線廣告業務收入為295億元,按年增長21%,得益於廣告技術平台優化及短視頻平台流量增長。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收入為555億元,按年增長10%,雲服務及支付業務的穩步擴張。
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第二季達794億元,按年增長26%,上半年則達到近1,533億元,按年增長20%。經調整的EBITDA率今年第二季和上半年均為46%,運營效率持續提升。
遊戲業務作為騰訊的傳統強項,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得益於《王者榮耀》、《和平精英》(PUBG Mobile)等旗艦遊戲穩定表現,以及新遊戲上線貢獻。國際遊戲收入為188億元,按年增長35%,其中Supercell等海外子公司表現穩健。AI技術的應用(如遊戲內容生成及玩家體驗優化)進一步提升了其遊戲開發效率及用戶黏性。
微信生態廣告收入續增長
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躍用戶於第二季度達到14.11億,按年增長3%,內地最大社交平台地位穩固。QQ月活躍用戶雖下降至5.32億,下跌7%,但通過微信小程序及短視頻功能持續優化,成功將用戶流量轉化為商業價值。微信生態廣告收入及電商交易額持續增長,特別是短視頻及直播電商的快速崛起,為騰訊帶來新的收入增長點。
在線廣告業務的21%增長,顯示騰訊在數字廣告市場的競爭力,通過整合AI技術,廣告平台能夠更精準地投放廣告,提升廣告主的投資回報率。同時,微信視頻號的流量增長及短視頻廣告的普及進一步推動了廣告收入的提升。
雲服務收入受惠於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特別是在AI基礎設施及大數據分析領域的應用。騰訊雲在內地市場的份額穩步提升,與阿里雲及華為雲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支付業務則受益於線下消費復甦及跨境支付需求的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微信支付的市場地位。
集團自由現金流表現強勁,2025年上半年達到1,305億元,按年增長18%。公司持續進行股份回購,2025年上半年回購金額達到365億元,顯示管理層對公司未來價值的信心。
AI領域投資力度持續加大
AI領域的投資力度持續加大,特別是在生成式AI及大模型應用方面。AI基礎設施(如GPU算力)及應用(如Hugging Face合作)上投入已初見成效。AI技術提升遊戲及廣告業務效率,還為雲服務及企業解決方案開闢新的增長空間。隨着AI技術的普及,騰訊有望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保持領先。
騰訊通過其投資部門持有眾多科技公司的股權,包括騰訊音樂娛樂集團(1698)、拼多多及京東等,上半年投資收益為44億元,同比增長12%,顯示其投資組合穩健回報。風險方面,在雲服務及短視頻領域,騰訊面臨來自字節跳動、阿里雲等競爭對手的挑戰,需持續創新以保持市場優勢。作為一家擁有多元化業務及穩健財務表現的公司,長線投資中具備顯著吸引力,AI技術及全球市場布局,將為未來增長提供動力。
技術上,騰訊股價今年1月考驗250天線後,持續上升趨勢,7月上旬上破大型對稱三角形形態,昨日裂口高開600元(港元,下同)後遇到阻力,收市升幅收窄呈現,更似「吊頸」信號,MACD維持牛差距,惟RSI有機會出現雙頂背馳,未持貨宜候低約10天線水平,即564元吸納再作吸納,中線目標638元,不跌穿526元可以繼續持有。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