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四川瀘州兒童電話手錶自燃的新聞引發家長擔憂。監控視頻顯示,手錶在桌上放置時突然濺起火花,隨後不斷冒出濃煙。據當事家長稱,涉事品牌客服回覆,手錶需送至維修中心檢測才能確定具體原因。

圍繞電話手錶「整體安全性能如何」「為什麼會自燃」「消費者如何選購和使用」,記者採訪了安全管理方面的專家。

「正規合格產品的鋰電池一般通過跌落、針刺、撞擊、浸水等多種極端工況下的模擬試驗,因此正常使用時,自燃的可能性較小。」長期關注消費電子產品電池安全的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智慧應急技術與裝備微專業教授級高工王新華表示,兒童電話手錶作為貼身佩戴的便攜式電子產品,電池安全性能要求高。

他分析,出現自燃可能有三種原因。一是廠家所選用的電池質量不達標,如無過充保護功能,在使用過程中易出現電池熱失控導致的起火甚至爆炸;二是手錶廠家的系統集成能力不足,如手錶防塵防水等級不合格、電路板的電氣性能不達標等,那麼即使所選配的電池合格,仍可能因電氣性能缺陷引發燃爆;三是使用不當,例如使用非原裝充電器充電,也可能因電壓不適配等原因造成電池燃爆。

「通常在充電時風險最高,大部分自燃事故發生在充電過程中。」他說。

相關部門曾提醒消費者,對具有通話功能的兒童電話手錶,應檢查產品包裝是否標明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佩戴時,盡量避免磕碰跌落。如發現電池擠壓變形、異常發熱、破損或異物刺穿時,應立即停止使用。

「雖然合規產品一般經過測試合格,但家長仍應提醒孩子在使用時盡量避免進水、邊充電邊使用、長時間充電等風險情形。」王新華說。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