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九倉業績

九龍倉集團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中)。(記者 曾業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九龍倉集團(004)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集團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在記者會上展望香港樓市前景時表示,若本港利率繼續趨低、新供應量暫時得到調節,加上市民收入好轉及新移民帶動需求,預計樓價可以趨穩。對於本港住宅物業「去庫存」情況,他認為,雖然需求仍是未知之數,但如果持續增長,期望可在一至兩年內消化大部分庫存。

他指出,集團的長期物業投資組合隨大市升值,但短期內並無計劃增持,主要由於目前的物業投資市場有一定風險,一般而言不會太過積極增加投資。如有合適的地產項目,集團仍會考慮,但條件門檻較高,而且目前手上仍有地產項目未完成,若這些項目成績見好,集團會再考慮重新投資。現時集團的合資住宅項目正在銷售,初步反應令人鼓舞,但暫時未敢妄下判斷。至於內地寫字樓供應「產能過剩」,甚至一線城市如北京及上海都見供應過剩,幸好集團手上的寫字樓出租率雖未達理想目標,但現金流仍能維持正數,因此未構成財政壓力,亦不急於處理。

碼頭港口業務方面,吳天海指,過去幾年,香港港口已被鄰近港口「扒頭」,並逐步被深圳及廣洲南沙等地的碼頭取代;但這是自然趨勢,因為如果貨運最終目的地是大灣區,在深圳及南沙落貨會比在香港碼頭落貨近,無論時間及成本都較香港有優勢。以往大灣區其他港口未成熟時,香港碼頭是具獨特優勢,雖然今天仍具「一國兩制」、自由港及普通法等獨特優勢,但以往的獨特優勢已陸續消失,相信過去十幾年的大趨勢將難以逆轉。

他續指,今年上半年,大灣區至全球貨運的速度及貨運量都受關稅戰等特殊因素影響;另外,主要航運聯盟重組航線及區內服務,情況至今年6月開始穩定,結果反而對香港更不利;惟上半年過度期內,反而令香港暫時得益,但形容此得益只是「黑暗來臨前的黎明」,又相信「最後的黎明暫時已經過去」,預料下半年香港港口業務將較上半年為差。不過,關稅戰仍是左右港口業務的最大因素之一,惟未來發展難以預計。

零售業務方面,他認為內地零售會否造好是「相當高深的問題」,相信中央希望零售市場能夠平穩發展,但有好多不同因素影響市場發展。電商只是整體零售的一環,對實體零售未有直接幫助,但最近有跡象顯示內地整體零售趨穩,至於情況能否維持則要視乎中央政策。

至於財務方面,吳天海指出,集團的人民幣負債主要用作對沖人民幣資產,目前的人民幣資產仍然超過人民幣負債,因此已經對沖了人民幣的匯率波動。集團以往持有的人民幣負債較現時少,主要由於以前人民幣利率較現時高,計算利率及匯率成本後,因此選擇持有較少人民幣負債;而後來人民幣利率大幅回調,因此集團增加人民幣對沖比例。至於資產是否要繼續撥備或減值,則完全視乎大市走向。假如大市上調,便會隨之上調收租物業,反之亦然;但出售物業因為要遵從會計政策,因此只會跟隨大市下調,而不會上調。

九龍倉集團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中)。(記者 曾業俊 攝)
九龍倉集團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中)。(記者 曾業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