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參議員近日提出一項法案,要重審肯尼亞作為美國「非北約主要盟友」的地位,稱這是出於對肯尼亞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擔憂。這一消息在肯尼亞國內引發爭議。據肯尼亞《旗幟報》10日報道,肯國民議會國防、情報和外交委員會主席科伊奇對美參議員的言論表示「遺憾」。

肯尼亞於2024年5月在其總統威廉·魯托對華盛頓進行正式訪問期間獲得了美國「非北約主要盟友」的地位。據半島電視台報道,美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共和党參議員吉姆·里施8月1日提出一項法案,要求對肯尼亞的上述地位進行全面審查,並在180天內向國會提交一份機密報告。報道稱,報告涵蓋7個主要議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評估肯尼亞與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的軍事和安全關係,包括武器交易和聯合訓練演習。

《旗幟報》報道稱,里施上周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宣稱,他對肯尼亞與中國關係的深化感到擔憂,尤其是考慮到魯托曾表示肯尼亞和中國是「世界新秩序的共同締造者」。魯托今年4月訪華。香港《南華早報》稱,魯托公開讚揚中國在「世界新秩序」中的角色。

針對里施在聽證會上的言論,科伊奇表示,魯托總統將肯尼亞和中國稱為「世界新秩序的共同締造者」,這應當被視為非洲對塑造自身未來權利的主張,而非所謂效忠對象的轉向。「肯尼亞呼籲的是一個更公正的全球體系——在這一體系中,非洲能為國際治理和經濟政策作出切實貢獻。」科伊奇說。

「魯托堅持自己的立場。」肯尼亞「Tuko」新聞網報道稱,在6日與私營部門參與者舉行的圓桌論壇上,魯托明確表示,肯尼亞深化與中國的關係是出於本意,符合國家最大利益,即便這會讓美國等傳統盟友感到不快。魯托還透露:「肯尼亞已經結束了與中國高層的對話,他們同意簽訂一項互惠協議,取消對我們出口的茶葉、咖啡、牛油果以及所有其他農產品的全部關稅。」(中國7月宣布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零關稅——編者注)

魯托堅持認為,肯尼亞的外交政策不是在全球競爭中選邊站隊,而是確保經濟增長。

半島電視台稱,如果「非北約主要盟友」地位被撤銷,肯尼亞可能失去優先獲得美國國防部剩餘裝備的權利,軍事訓練合作也可能受到影響。「肯尼亞華爾街網」則認為,撤銷該地位對肯尼亞不會有太多直接影響,因為該地位才授予一年多。但這將標誌着兩個傳統盟友之間關係的重大重組——兩國的戰略目標正在發生分化。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