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兵 成都報道)「非常感謝你們為愛爾蘭代表團提供支持,非常感謝你們的親切關懷和樂於助人的精神。」在成都世運會東部新區賽區成都七中東部學校比賽場館的《意見簿》上,出現這樣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

收集運動員意見和建議的「意見簿」,為何變成表達「感謝」的陣地呢?8月8日下午,成都世運會東部新區賽區成都七中東部學校比賽場館正在進行一場六人制棍網球比賽。比賽結束後,兩名愛爾蘭運動員因身體脫水出現不適,在隊醫Allyson的陪同下,迅速來到場館固定醫療保障點尋求幫助。情況緊急,駐場醫生立即為運動員進行專業處置,還用溫暖的話語緩解運動員的焦慮。「當時,一邊為運動員補液,一邊聊比賽,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駐場醫療主管彭毅回憶,經過1個小時左右的治療,運動員蒼白的面色重現紅潤,不適感顯著消退,狀態快速恢復如常「滿血復活」。
Allyson旁觀了整個高效而溫暖的救治過程,令她十分感動。她主動走到服務台,翻開嶄新的意見簿,在扉頁留下了發自肺腑的感言。這份沉甸甸的「跨國謝意」,成為對該醫療保障點乃至成都世運會保障工作最有力的肯定。
「能得到國際友人的認可,我們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彭毅介紹,成都七中東部學校場館從8月5日訓練賽到17日比賽結束,中間僅有1天轉場間隙。面對如此高強度的保障需求,醫療點配備了18位精兵強將,涵蓋內科、外科、急診科、心血管專科等核心科室,其中有4位經驗豐富的副主任醫師坐鎮,堪稱一個微型「移動醫院」。
責任編輯:
孫嬌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