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朱燁)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公布的新對等關稅方案將於8月7日正式生效。對於此「對等關稅2.0」方案,以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為首的團隊研究表示,與前一版本相比,新的關稅政策更具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應引起高度關注與警惕。對中國而言,中美關稅戰再度進入90天的休戰期和暫停期,美國在對華已徵收約45.6%高額平均關稅稅率的基礎上,此次全面收緊關稅政策,圍堵轉出口以及取消小包裹免稅,或對中國出口造成進一步的衝擊。

羅志恒表示,「對等關稅2.0」的核心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對關稅稅率進行了系統性重構,將大部分經濟體的稅率下調並歸入10%至40%不等的多個檔次,其稅率高低主要取決於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及談判進展;其次,為封堵規避關稅的「漏洞」,新政全面取消了適用於所有經濟體的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並專門針對轉運行為增設了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

羅志恒提到,「轉運稅」衝擊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穩定。當前全球供應鏈產業鏈聯繫緊密,跨境生產環節眾多,導致商品追蹤原產地極為複雜。企業若要確保合規,必須建立精細的成分追溯與規則申報系統,否則將面臨極高的合規成本。「轉運稅」政策將顯著抬高跨國企業設置海外生產基地的經營門檻(需滿足實質性生產要求),推高全球生產成本。傳統轉口貿易港(如越南)的避稅功能將被削弱,但其依託地理和成本優勢轉型為區域性生產中心的機遇仍存。

此外,「轉運稅」政策在抑制關稅套利的同時,由於美對越南關稅稅率低於中國,刺激部分轉口貿易企業到越南等投資生產,可能加速東南亞等國家產業鏈升級進程。

羅志恒指出,中國出口或進一步受到衝擊。當前美國對華實際關稅稅率在45%左右,顯著高於歐盟、日本、韓國、東盟等經濟體。與此同時,美國全面收緊對小額包裹和轉出口的關稅政策,或對中國出口進一步造成不利影響。

另外,民銀研究6日發報告指出,當前,特朗普關稅的經濟效應逐漸顯現,經濟增速放緩與通脹上行隱憂仍存。勞動力市場降溫,非農意外爆冷,7月新增非農就業大幅下修,失業率小幅上行,勞動參與率小幅下行;二季度美國GDP增速反彈,但關稅戰下消費和投資疲弱;6月美國通脹數據回升,關稅的通脹效應顯現。未來美國經濟放緩但不至於衰退,「類滯漲」風險上升。基準假設下,預計今年美聯儲預防式降息2~3次,降息幅度50~75bp,但需謹防特朗普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影響。展望後市,「對等關稅」使得美國「類滯漲」風險上升,疊加降息交易,美股或回調但有支撐,美元仍處於下行周期;美債利率震蕩,下行空間有限;黃金震蕩偏強。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