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墟南運路出現嚴重水浸,渠務署已派遣強力排水機械人「龍吸水」在現場協助處理水浸。(渠務署fb影片)

香港文匯報訊 天文台於昨(4日)晚深夜發出黑色暴雨警告,及後先後發紅雨及黃雨,至今日(5日)清晨上午5時50分再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連夜暴雨,本港多處出現嚴重水浸,渠務署的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已於昨晚10時35分啟動,並增派至180隊緊急應變隊伍處理市民求助個案,清理水浸情況,重覆巡查及清理全港約240個因淤塞而容易水浸地點。而截至上午8時,已確認18宗水浸個案。

大埔墟南運路(渠務署fb圖片)
大埔墟南運路(渠務署fb圖片)

渠務署今晨於其fb發帖及相片,指已確認18宗水浸個案,分別位於沙田安景街、將軍澳敬賢里停車場、西貢清水灣上洋村、鯉魚門道、茶果嶺大街、普通道近天后廟、寶康路近寶琳北路、西貢碧沙路、南圍村、坑口村、大埔墟南運路、頌雅路、大埔墟火車站附近、大埔廣福邨南運路行人隧道、和宜合道、吐露港公路(往九龍方向)、大埔廣福道及荃錦交匯處(往城門隧道)。

普通道天后廟(渠務署fb圖片)
寶康路(渠務署fb圖片)

經渠務署緊急應變隊伍的努力,以及強力排水機械人「龍吸水」的協助下,已完成處理其中11宗水浸個案。當得悉有水浸情況發生,渠務署隨即派遣緊急應變隊伍到現場處理,並派遣強力排水機械人「龍吸水」前往現場協助,現時正處理頌雅路、大埔墟火車站附近、大埔廣福邨南運路行人隧道、和宜合道、吐露港公路(往九龍方向)、大埔廣福道及荃錦交匯處(往城門隧道)的水浸個案。

在天氣不穩定的情況下,渠務署會繼續與天文台及路政署保持緊密聯繫及合作,保持戒備及快速派遣緊急應變隊伍盡快處理水浸個案。渠務署呼籲市民應時刻保持渠道暢通,切勿放置雜物阻塞排水渠口。當遇到嚴重水浸情況,應盡快撤離。若發現水浸,應立即致電24小時渠務熱線2300 1110。

渠務署緊急應變隊伍正在敬賢里處理水浸。(渠務署fb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