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星群的士夥港大推AI派單系統

2025-08-05 04:21:53 香港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智能出行實驗室和星群的士推出融合人工智能與優化方法的「智能派單決策」系統。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智能出行實驗室與星群的士合作,今年1月起收集的士營運數據,推出一套融合人工智能(AI)與優化方法的電召的士「智能派單決策」系統。系統會即時整合並評估叫車者與的士距離、預測的士剩餘電量,以及前往接載乘客的路程有否擠塞等數據,從中篩選出最佳配對組合,再指派最適合的司機接載乘客。

可析多元數據 逾160輛的士已配備

星群表示,車隊現時有逾160輛的士已配備該系統,相信隨着規模擴大至425輛的士,可大幅提升車隊的運力利用率,縮短乘客的候車時間,並改善司機的接單體驗。

港大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智能出行實驗室主任柯錦濤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研發該系統有兩大重點,其一是星群的士主要使用電動車且24小時運作,司機常因無法預判完成訂單後是否需要緊急充電而產生「電量焦慮」,為此團隊開發AI電量預測演算法,整合天氣、路況、駕駛習慣及乘客行程等多元數據,透過深度學習模型精準推算剩餘電量。

另一重點是設計出實時、基於人工智能的派單算法。柯錦濤解釋,系統採用雙模式機制,廣播模式是將乘客訂單消息推送至周邊司機供其「搶單」;派單模式則由系統直接指派司機,司機無權拒絕或每日僅有極少數拒接機會。他舉例指出,倘若司機在堅尼地城接獲上環至北角的長程訂單時,因接客距離短且行程效益高,系統會向其派單;反之乘客起點位於九龍而且是短途行程,導致司機需要過海接載,即使的士電量充足,系統仍會保留運力等待更高價值以作匹配。另外,即使平台收到高收益訂單,只要的士電量瀕臨耗盡,系統便會自動拒單。

星群的士創辦人及執行董事鄭敏怡補充,即時訂單主要用於指派模式,「這樣才能較快、更有效率地派單。」至於預約訂單,則未能在指派模式發揮作用,因的士司機都要照顧家人,例如需先接送家人上班方能開工,未必能即時處於乘客起點附近。

接單效率有顯著提升

針對市民反映透過星群的士應用程式叫車等候時間較長,鄭敏怡解釋,本港地圖識別功能與用戶實際選項存在差異,但強調司機接單後會主動與乘客溝通確認上車地點。她承認,車隊營運初期曾出現一些問題,後續情況已見改善,尤其在引入「智能派單決策系統」後,接單效率與接單量均有顯著提升。柯錦濤表示,若能持續累積行車數據訓練人工智能算法,將令派單系統更精準及高效,吸引更多司機與乘客加入平台。

柯錦濤透露,港大會繼續與星群的士合作開發一系列新算法,例如「空車巡邏算法」協助司機解決在街上找乘客的問題,透過分析數據提示司機哪些區域的叫車需求較高,指引他們前往該處接載乘客。團隊亦會開發新算法為的士司機推薦候車人數較多之的士站。針對日益普及的電動的士,算法也會為司機推薦合適的充電站,讓他們可在休息時段為的士充電。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