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年6月,前海累計落戶外資企業超1.2萬家,圖為前海總部企業集聚區。(記者毛麗娟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近日,谷歌跨境電商加速中心(深圳)在前海正式啟用。自2022年啟動打造跨境電商集聚區以來,前海已集聚跨境電商平台9個,跨境電商賣家約1萬個,服務商約100家。跨境電商國際巨頭「搶灘」入駐,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基金規模不斷擴大……上半年,前海合作區實際使用外資達到123.26億元,同比增長15.9%,佔深圳市的59.0%。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實際使用外資107.02億元,同比增長40.5%。

制度型開放: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亮眼數據的背後,是前海以規則銜接為核心的制度型開放持續深化,着力打造外商投資「首選地」。

金融創新領跑全國。率先試點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總量管理、跨境理財通等政策,新設QFLP基金規模佔深圳九成以上,QDIE額度佔深圳市八成。新加坡星展銀行增資近16億元入股深圳農商行,成為跨境金融合作標杆。區內企業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外資企業通過跨境資金池降低運營成本超40%。

法治環境接軌國際。建立全國首個域外法適用體系,深圳國際仲裁院覆蓋142個國家和地區。

政務服務不斷增效。推出「深港通註冊易」「深澳通註冊易」,實現港澳投資者「零跑動」落戶;推出人工智能AI審核獎勵政策,企業申領材料減少70%,審核時間從「按天計」壓縮至「按秒算」。上半年前海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451家,同比增長99.6%。

深港融合:構建「雙城引擎」發展格局

前海發布《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2025年行動方案》,加速推動深港要素高效流通。

民生融通更貼心。面向港澳青年提供創業獎勵、居住補貼及子女入學保障;建設港式商業街區,蛇口碼頭升級為「海港客運+跨境直升機」複合口岸。

產業協同更緊密。聯合香港打造「AI+無人船」示範基地、直播電商基地;推動「前海港企貸」等金融試點擴面,惠及超萬家港企。

數據互通更高效。探索數據跨境流動「負面清單」,在醫療、金融領域開展跨境傳輸試點,企業數據合規成本降低30%。

跨國公司總部數量佔深圳市30.8%

前海堅持現代服務業與科技產業雙輪驅動,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金融與科技雙擎驅動。上半年前海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金融業、商務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中,金融業外資增長19.5%,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更是增長了72.4%。

總部企業持續增加。上半年,前海新增3家企業被認定為深圳市跨國公司總部,累計達到52家,佔深圳市30.8%,數量在深圳市最多。

目前,已有超過1.2萬家外資企業在前海合作區落戶。華南美國商會主席兼會長哈利·賽亞丁表示:「前海處於中國金融改革的前沿地位,隨着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前海已成為外商投資的理想選擇。根據華南美國商會發布的報告,超過52%的會員企業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在前海開設新的辦事機構。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