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喬輝、王月)作為內蒙古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近年來依託政策優勢與產業基礎,不斷吸引優質企業集聚,推動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8月1日,「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內蒙古行聯合採訪團的記者們走進這片充滿活力的開放高地,探尋其發展密碼。

「綜合保稅區作為『境內關外』特殊監管區域,最大的優勢在於稅收優惠、通關便利等政策疊加。」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管理辦公室投資促進股股長肖凱元介紹,園區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已形成「招引—培育—壯大」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我們推行『一站式』審批、『保姆式』服務,企業從註冊到投產的平均時間壓縮至30個工作日內,同時精準落實增值稅、消費稅免稅等政策,僅2024年就為企業減免稅費超8000萬元。」

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讓園區成為企業發展的「沃土」。鄂爾多斯同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2023年入駐以來,綜合保稅區的通關效率和成本優勢給了我們很大驚喜。」公司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原材料進口可享暫緩納稅政策,產品出口直接免徵關稅,僅這兩項每年就能為企業節省成本約1500萬元。」

據肖凱元透露,截至2025年6月,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已累計註冊企業78家,涵蓋電子信息、新材料、跨境電商等多個領域,2024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9.3億元,同比增長42%。「今年我們重點推進『區政聯動』機制,與市區兩級部門協同解決企業物流、用工等難題,同時規劃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預計年內可新增進出口額5億元以上。」
從政策窪地到產業高地,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正以開放姿態擁抱全球機遇。正如肖凱元所言:「我們將持續放大平台優勢,讓更多企業在這裏扎根生長,為鄂爾多斯外向型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責任編輯:
孫嬌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