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花卉協會打造的大型花文化融媒體節目《花開中國》首期將於8月2日20:30檔在CCTV-1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主持人撒貝寧和嘉賓劉詩詩、水哥(王昱珩)組成的探訪團,走進花園小院,參與花間勞作,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圍爐烹茶,暢聊人生感悟。節目從植物知識、生活美學、園藝療愈、美麗經濟等角度,生動展現在中國人文化傳統中佔據重要地位的花卉園藝,如何日益成為中國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
沉浸探訪方寸花園 享「花開式」治癒慢生活
首期節目將走進江西吉安這座被贛江水系滋養的「草木天堂」,千年廬陵文脈在每一片葉脈的生長與每一縷花香的綿延中傳承。節目創新採用「山野尋芳」「探訪特色花園」「花棲生活」三段式敘事結構,探尋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浪漫。

主持人撒貝寧攜嘉賓劉詩詩、水哥(王昱珩),將帶領觀眾開啟一場凈化心靈的治癒旅程。在一處別具匠心的家庭小花園中,嘉賓們與花園主人賞花品茗,看園內花卉錯落有致,談花卉種植「冷門」知識,感受着花園主人的精心設計與獨特的生活美學,於方寸之間體會詩意棲居。

結束家庭小花園的探訪後,主持人與嘉賓們走進一座花團錦簇的庭院,一道躬身勞作,共同栽下象徵友誼的花苗,在泥土的芬芳與汗水的浸潤中,感受返璞歸真的生活真諦。勞作之餘,採葉煮茶,擷取鮮花入饌,在一盞清茶、一桌花宴間,體味人間煙火中的花意閑暇。

匠心雕琢畫面 享受視覺盛宴
《花開中國》運用4K超高清攝影、微距延時等先進技術,將花卉綻放的瞬間凝練成永恒,讓觀眾得以沉浸式感受花卉的靈動與絢爛。節目以極致的影像語言,將園藝之美升華為視覺詩篇,用鏡頭寫就東方花語。
一簇簇繡球在晨露中舒展花瓣,「百花成團,團如浮球」,其可調藍的特性讓花萼從夢幻白漸變為湛藍的色彩層次,被鏡頭精準捕捉,顏色變幻的神奇畫面如魔法般讓人驚嘆;微距視角下,月季層層褶皺的花瓣如絲綢般透光,每一絲紋理都訴說着生命的細膩,豐富的色彩與生長過程被全程記錄,「無盡夏」「藍色陰雨」「果汁陽台」這些各具特色的詩意名稱,展現着中國人獨有的浪漫。


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繪花文化產業新圖景
中國花卉種質資源豐富,栽培歷史悠久,花文化底蘊深厚,花卉業發展前景廣闊。如今,「追花」成為文旅熱潮,以花為媒的「美麗經濟」持續火爆。節目中「探訪特色花園」環節,從細微處窺見花卉行業的欣欣向榮之態,折射出我國花卉產業蓬勃發展的活力。家庭花園作為新興的花卉消費和種植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它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為花卉經濟拓展了新空間。

花卉是觀賞之物,也是可以融入生活的美食。在中國,食用花卉的習俗源遠流長,人們深信花卉蘊含着美容養顏、養生保健的神奇功效,這些觀念歷經歲月的洗禮與沉澱,流傳至今。當主持人和嘉賓們將花朵化作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時,那一道道精緻的花食,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對古老文化的傳承與致敬。

花卉田園生活不僅是一種回歸本真的生活態度,更是中華千年文化底蘊的生動傳承。吉安,這座自古以來便被譽為「狀元之鄉」的城市,曾走出3000多名進士,歐陽修、文天祥、楊萬里等文壇巨匠皆誕生於此。他們的詩詞歌賦、道德文章,潤澤着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角落,也為花卉田園生活賦予了別樣的人文魅力。

《花開中國》節目將以12期的精彩內容,在探訪各地花卉的過程中,同步挖掘花卉背後的地域文化脈絡,串聯城市地標、歷史街區與生態景觀,為觀眾呈上花卉與城市魅力交融的立體畫卷,打造文旅融合新範式,帶動「美麗經濟」新發展。讓我們跟隨《花開中國》的腳步,品味一方水土的人文厚度,反映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
(來源:央視一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