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小哲
香港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始終與國家戰略緊密相連、深度聯動。最新發布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系統展現了香港在法治基石、政策協同與區域融合中的獨特優勢,這與「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報告顯示,香港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世界競爭力評估中表現突出,政府效率與營商效率位居全球前列。這一成果印證了「愛國者治港」原則下治理效能的顯著提升。特區政府以結果為導向的改革,使稅務政策、商業法規等指標表現優異,法治透明度與政策執行力成為香港發展的堅實保障。
從經濟指標看,香港營商環境的優化成果已形成可量化的競爭力圖譜。2025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保持正增長,連續多個季度穩定向好,印證了經濟韌性。金融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恒生指數年初至今保持增長態勢,日均成交額同比提升,南下資金上半年淨流入規模可觀,創歷史同期較好水平。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七倍,躍居全球首位。這種競爭力的躍升源於多維制度優勢的疊加效應。首先是「一國兩制」下的特殊地位,作為單獨關稅區,香港既享受內地市場准入便利,如CEPA框架下的零關稅,又保持獨立的國際經貿規則對接能力。其次是金融基建的持續升級,數碼債券發行機制、跨境快速支付系統等創新,使香港在全球金融波動中成為「穩定錨」。香港在吸引中東主權基金、歐美長期資本方面的突破,本質上是「安全港」和「國際化」雙重屬性的市場定價。
在全球產業鏈重構背景下,面對地緣政治博弈與產業升級壓力,香港營商環境的優化仍需在兩大維度持續突破。從戰略協同角度看,需進一步強化政策協同,如推動「北部都會區」與河套合作區的產城融合,通過土地供應增加與人才住房建設,破解制約發展的空間瓶頸。從專業視角建議,應抓住全球AI革命機遇,依託普通法體系與國際仲裁經驗,建立跨境數據治理規則,在數字經濟領域形成新的制度競爭力。值得關注的是,香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在重塑營商生態。眾多港企計劃增加在人工智能、電子商務領域的投入,將拓展本地客源與海外市場作為核心策略。這種及時捕捉機遇的創新精神,恰是香港營商環境最寶貴的內生動力。
《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不僅是一份發展成績單,更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的實證宣言。香港良好的營商環境絕非單一要素的偶然聚合,而是多重優勢相互賦能、系統發力的必然成效,並共同構成了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在百年變局中,香港憑藉制度韌性與創新基因,定能持續書寫穩定發展的亮麗篇章。
(作者為重慶市政協委員 就是敢言常務副主席 香港重慶總會秘書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