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國家發改委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周陳介紹,上半年中國經濟在頂住外部壓力、消化累積風險的情況下,穩中有進、好於預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發展的「含金量」不斷提高。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個百分點,中國經濟頂住了外部壓力,明顯好於年初市場普遍預期,近期多家國際機構上調今年全年我國經濟增速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幾天大幅上調了預測,表明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同時,經濟運行彰顯強大韌性。周陳介紹,上半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8.8%,繼續發揮增長主動力作用。外貿進出口在風浪中展現出強大韌性,很多企業不等不靠、積極開拓,中國進出口規模站上20萬億元台階,出口增長7.2%。產業不斷優化升級,裝備製造「壓艙石」作用持續發揮,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2%;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1.1%。
此外,新動能加快發展壯大。人工智能的開源模型、國產中央處理器(CPU)、創新藥等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智能車載設備製造、集成電路製造等新興產業茁壯成長,很多企業在創新賽道上奔跑,展現出強大創造力,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添磚加瓦。「總的看,今年以來經濟運行成績來之不易,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也增強了我們的信心。」
常態化開展政策預研儲備 將根據實際需要及時推出
關於下一步經濟工作,周陳表示,國家發改委將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十四五」規劃各項任務,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下基礎。一方面,持續發力、適時加力實施好已部署的各項政策舉措,堅定不移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化改革開放,加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特別是繼續推動穩就業穩經濟若干舉措陸續出台實施,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生動力,穩住經濟大盤。
另一方面,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常態化開展政策預研儲備,不斷完善穩就業擴內需政策工具箱,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及時推出,統籌今明兩年政策銜接、工作銜接,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努力實現物價水平合理回升、社會就業大局穩定與經濟增長的優化組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