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楊奕霞、實習記者 師穎欣)據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會消息,首屆山東省數字工程師創新創意大賽暨國際數字工程師邀請賽(下稱「大賽」)將於今年10月-12月在青島舉辦。
此次大賽主題為「智賦齊魯 數領未來」,共設置人工智能、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數字創意4個賽道,每個賽道分設3個專業方向。大賽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展,邀請國內外從事或擬從事數字技術領域的個人或團隊參賽,參賽人員不限國籍、不限年齡、不限學歷,其中以團隊參賽的成員不超過8人。獲得一等獎的個人和團隊,直接頒發獎金1萬元人民幣,頒發「山東惠才卡」,在交通、子女教育等29個方面享受「綠色」通道服務,並可以直接申報正高級或副高級職稱。
青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俊在發布會上介紹,大賽賽程分為初賽與決賽,初賽由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進行書面評審,遴選晉級項目;決賽採用現場路演答辯、成果展示等形式角逐獎項。決賽期間,將同步舉辦交流對接與宣傳推介活動,邀請山東省內外相關企業、專業投資機構現場觀摩,為有落地轉化需求的各方搭建展示與洽談平台。還將組建專門接待團隊與參賽人員開展「一對一」全方位服務。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區長王清源表示,青島西海岸新區是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作為大賽的舉辦地,在數字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實施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對數字人才給予科研、住房、生活等補貼,為初創期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10萬平方米辦公場所租金優惠等一系列支持;發揮青島西海岸新區高校集聚優勢,其中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設有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可為入區企業輸送高技能人才;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等數字相關產業總規模近千億元人民幣,為廣大數字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和發展空間。
近年來,山東高校的數字科技成果也不斷湧現。據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王雪鵬介紹,該校圍繞「藍色藥庫」任務建成了基於智能超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生物實測耦合的海洋藥物發現新體系,預測準確率由不足20%躍升至70%以上,縮短研發周期3—5年,兩年完成了相當於人工篩選近20年的工作。「藍色糧倉」任務中,構建了海水魚精準營養需求數據庫,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目前成果已覆蓋超過全國80%的海水魚配合飼料,累計推廣超400萬噸。下一步,將實施「人工智能+海洋」「人工智能+水產」交叉融合計劃,打造以人工智能與海洋交叉為特色的高端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