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文平理
住宅大廈大型停電事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土瓜灣益豐大廈停電事故尚未完全解決,另邊廂觀塘仁安大廈又出現停電,數以百計居民與商戶停電。類似事件接二連三發生,暴露了部分物業管理公司缺乏安全隱患意識,也缺乏足夠突發應變能力,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督,特別在前線物業管理人員發牌及培訓方面作出相應立法,提升本港物業管理專業能力,保障街坊生活與安全。
部分人有個刻板印象,物業管理就是「看更」,駐守大廈大堂、巡查走廊,留意有沒有可疑人物出入。事實上,物業管理需負的責任比想像中大得多,水電能源管理、衞生、樓宇結構、消防等等,都是前線物業管理人員需要恒常維護的範圍。據了解,益豐大廈和仁安大廈均設有業主立案法團,一直都有聘請管理公司派員駐守。兩座樓齡都有約半世紀,大廈物管更需要留意管線和樓宇結構老化風險。
益豐大廈是因為大廈爆鹹水管而停電,初步修復之後又因部分住戶漏電再次需要停電維修;仁安大廈則是在7月29日黑色暴雨警告訊號發出期間,大廈電錶因大廈滲水而短路冒煙。如果平日物業管理巡查得當,與業主立安法團溝通作出妥善維護,這些意外本來都可以避免。不過,最令人質疑的,是意外發生後,物業管理公司沒有積極向住戶通報進展,部分管理員資訊掌握不全面,也沒有聯絡到能及時提供協助的電工或臨時照明設備,這些都突出物管公司缺乏應變機制,管理員遇上突發情況即顯得手足無措。
大熱天時,居民家中沒有冷氣、雪櫃無電食物變味、電梯停運、商舖無法做生意,幸得電力公司、機電署、民政事務署、區議員、關愛隊多方協助,兩座大廈惡劣的情況才稍見舒緩。不過,物業管理始終是維護大廈良好狀況的第一線,經過這兩座大廈的事故,有關部門須總結因由,加強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營運,督促業界制定有效應急機制,做好日夜更管理員工作交接,善用科技檢查樓宇安全,填補現時業界常見樓宇管理漏洞,改變往日「看更」形象,令物業管理向專業化推進,更好保障市民生活安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