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29日舉行「全運廣州」小程序上線儀式,作為本屆賽會首個面向觀眾、運動員等C端的數智化綜合服務平台,即日起啟動賽事服務、城市服務和創意活動三大服務板塊,為境內外賽會參與者提供賽事信息查詢、線上觀賽、志願服務、場館服務及個性化吃住行遊購娛服務。

作為AI大模型首次運用於大型綜合賽會信息服務的平台,有別於過往大型賽會線上服務平台,該小程序平台還借助虛擬現實、元宇宙等技術,提供類人化交互服務,包括場館AR精準導航、AI手語翻譯等,並推出個性化全運明信片、全運時光機、遊戲互動等全運新玩法。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全運廣州」小程序融合了AI、數字人、AR導航等數字技術,打造集賽事服務、城市服務、文化創意於一體的廣州賽區服務大腦,為觀眾、運動員等全運會參與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賽事全場景服務。在賽事服務方面,「全運廣州」小程序功能定位為「AI賽事智能助手」,打造一站式賽事信息服務平台。

即時掌握賽事動態 一鍵預約門票觀賽
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賽事服務設置「全運賽程」「場館導航」「新聞天天看」「全運記憶」「場館知多啲」等服務模塊,匯聚了人、物、賽、場、服務等5大領域實時運行數據。對於境內外觀賽人員而言,只要打開小程序,即可即時掌握賽區賽事動態、場館導航、觀賽指引等信息。
相關服務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文字、圖片或者視頻,以場館導航為例,在頁面顯示的20多個場館,任意點選某個場館,不僅顯示該場館的比賽信息,還能通過AR導航精準查找場館功能區和座席。又如,點擊「無障礙服務」,不僅可以呼叫網約車,還能申請手語翻譯服務,線上志願者提供實時服務。參與技術開發的中國移動廣州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類人化的服務模塊,將讓觀眾等賽事參與者享受高度人性化的服務。
「賽事服務還涵蓋票務預約服務,上線之後就可以預約已開放的賽事門票預約,比如8月上旬在廣州舉行的十五運會乒乓球群眾賽事。」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負責人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小程序還推出搜索引擎,鍵入關鍵字即可瞬時查到相關信息。香港文匯報記者嘗試輸入「射擊」,頁面立即顯示射擊(飛碟)、射擊(殘特奧)的比賽時間、場館等信息,非常便捷。
提供多種新玩法 遊戲積分可兌優惠券
除了賽事服務,小程序還提供一系列賽區城市吃住行遊購娛以及圍繞賽事的一些新玩法。香港文匯報記者點擊「玩轉廣州」模塊,廣州「必遊、必吃、必住」一目了然,其中的「行程推薦」功能接入AI行程規劃助手,智能生成個性化「賽事+文旅」融合路線。如:輸入「廣州紅色路線一日規劃」,AI助手智能推送「廣州起義紀念館」「廣州農民講習所舊址」等紅色經典景點,智能規劃周邊特色餐飲,為遊客提供用餐的便捷推薦。
「低碳森林」則是小程序為觀眾和遊客提供的一款綠色互動小遊戲,用戶通過微信運動步數、綠色全運知識問答、垃圾分類趣味挑戰等互動任務,收集「綠光粒子」,培育本土特色虛擬植物生長,活動生成積分可兌換全運商城優惠券。
「全運明信片」讓廣府打卡從景點延伸至指尖。該功能深度融合AI合成等前沿技術,將用戶個人形象與全運會場館、城市地標、嶺南文化、灣區風情等元素融合,智能生成個性化主題明信片,打造「人人可參與、時時能傳播」的文化共創空間,助力全運文化多維傳遞,為公眾提供趣味化、沉浸式的互動體驗。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運廣州」小程序以數字化串聯賽事與城市、歷史與現代、運動與文化,必定會助力每位參與者充分體驗智能、綠色、便捷的全運生活。
新推「數字人志願者」 賽事信息一問便知
志願服務往往是大型賽事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期間,廣東賽區招募錄用了4.5萬名志願者,與此同時,通過日益成熟的AI、大數據等技術,將投用一批機器人志願者。
秒級回應 服務效率增
29日,在「全運廣州」小程序啟動儀式上,還正式推出即將運用於賽會服務的「AI數字人志願者」。香港文匯報記者在現場體驗發現,對於十五運會賽區的比賽、場館、交通等方面的信息,體驗者提出問題後能實現秒級回應。除了廣州賽區,香港、深圳等其他賽區的相關信息,亦一問便知。

據悉,十五運期間,AI數字人志願者將布設在場館、媒體中心等地,將搭建7×24小時智能服務網絡,為志願者、運動員、觀眾提供智能交互服務。據預計,志願服務人力成本將降低30%,而服務響應效率提升50%。
AI數字人志願者開發方廣州趣丸科技副總裁張順四介紹,團隊利用語音大模型、3D生成大模型,並結合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最終打造出服務於十五運會的AI數字人志願者。
「她提供的賽會服務非常廣泛,涉及參賽觀賽以及城市服務的各個方面,同時,她的動作和表情也非常豐富,相信觀眾和運動員等賽會參與者將有很好的志願服務體驗。」張順四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志願服務本身,該AI數字人志願者還能提供增值服務。其中,用戶提供一張照片,上傳到數字人志願者「形象定製」板塊,大約10多秒就能生成一個以全運會元素為主的3D形象。作為一個真實的3D人物形象,觀眾還可以通過該機器人的3D彩打功能,當場打印出來。
「我們希望通過多種創新技術,給賽事增加人性化服務,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增添溫度。」張順四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