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瑞典舉行的第三輪經貿會談有可能延長90天關稅暫停期,留出更多時間以達成共識。圖為早前參會者在第七屆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GE(通用電氣)展台交流。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7日已啟程赴瑞典,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其將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等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三輪經貿會談。專家指出,此前約定的關稅暫停期90天將在8月12日到期,瑞典會談中有可能將暫停期延長,留出更多時間以達成共識。《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中方秉持最大誠意,同時堅守必要原則,推動兩國經貿關係向着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分歧的正確方向持續邁進。

《人民日報》27日在何立峰啟程赴瑞典之際發表題為《秉持誠意和原則,推動中美經貿相向而行》的文章。文章指出,中方是帶着誠意到瑞典的。在新一輪中美經貿摩擦中,中方在堅定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始終敞開談判大門。

專家:會談料包括三方面

文章強調,誠意不等於無原則的妥協。磋商有底線,合作有原則。任何對話談判都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進行。面對美方的關稅訛詐、投資限制、技術封鎖等形形色色的遏制打壓,中方捍衛自身正當權益的意志堅定不移。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即將開始的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料中美雙方會重點圍繞三方面進行:首先是全面評估現有的全球經貿形勢,包括中美雙邊貿易的進展;其次是觀察落實情況,包括自日內瓦聯合聲明生效之後雙方市場的反饋情況,自中美元首通話、倫敦會談後,雙方對於框架協議的落實進展等;再者,雙方或將進一步交流探討對新協議的各自想法。

周密表示,中美兩國涉及到的利益關係是廣泛且影響深遠的。目前,美國是中國第一大貨物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這種高度聯繫的經貿網絡,使得任何政策的調整對於全球供應鏈都會起到較大影響,所以中美雙方需要全面評估現有狀況,並根據各自需求去達成某種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約定的關稅暫停期90天將在8月12日到期。周密認為,對於中美兩個有着巨大經濟體量的大國而言,想要完成機制性建設以及達成共識,顯然90天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市場需要中美給出更多的穩定性反應,才能進一步去做量化分析,從而有效地把握實際情況。」他說,「從這個層面而言,瑞典會談中有可能將90天的暫停期延長,為中美雙方了解各自訴求、政策調試、達成共識,留出更多窗口。」

中美元首或下半年會晤

國家高端智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政策分析師劉深表示,當前中美雙方都面臨穩定外部經濟環境的需求,同時為下半年兩國元首會晤營造氣氛,本輪斯德哥爾摩會談應是雙方在日內瓦框架下會談內容的延展和深化,重點聚焦兩國經貿領域一系列更深層次的問題。涉及議題或將包括:中國購買俄羅斯及伊朗石油問題、開放中國市場和增加對美投資、芬太尼問題等。

根據多方消息,中美元首或有機會在下半年會晤。劉深認為,為營造良好氛圍,中美雙方的溝通姿態已經明顯出現緩和。中美經貿團隊的本輪對話,無論是否真的能夠推動具體經貿事宜的進展,都一定會在此前兩輪經貿會談設定的框架上繼續推進,共同對外釋放雙方仍「可以談」的信號。即使在短時間內無法取得外界可以觀察的成果,雙方也會像倫敦會談一樣,共同對外釋放緩和穩定的信息,以保證兩國元首會見之前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