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正聲 時事評論員
高等法院近日就一宗涉及跨性別者使用公廁的司法覆核案件頒下裁決,指現行公廁「男女分隔」的規例違憲,但暫緩執行裁決12個月,讓特區政府考慮如何處理。特區政府在回應時表示,會仔細研究判詞和徵詢法律意見,考慮提出上訴。
申請人為由女變男的跨性別者K,由於未完全完成性別重置手術,身份證上仍顯示他是女性,在現行法例下不得進入男廁。K早前入稟要求法庭頒令擴闊《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中,對「男性」及「女性」的定義,讓處於性別過渡階段的跨性別者可使用其認同性別的公廁。原訟法庭裁定K一方勝訴,指規定食環署公廁「男女分隔」的《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第7和第10條違憲。
雖然今次司法覆核申請人是處於性別過渡階段的「女變男」人士,但法庭的裁決亦適用於生理性別為男士、未完成性別重置手術的「男變女」人士。有受訪女性接受傳媒訪問時就表示,法庭的裁決雖然尊重少數人,但同時影響到大多數市民,表示擔心會有別有用心的男子假裝跨性別人士進入女更衣室,直言若日後公廁容許「男變女」跨性別人士進入女更衣室,只好盡量逃避,指特區政府應提出上訴,以求推翻有關裁決。
跨性別議題爭議大
性別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曾引起爭議,英國最高法院今年4月作出裁決,指其《2010年平等法令》中「性別」、「女人」和「男人」等詞彙,必須按照生理性別(一個人在出生時的性別)作出詮釋,而跨性別者在英國仍依法享有反歧視的保護。換言之,就相關的英國法例而言,即使已持有性別承認證書,跨性別女子(出生時是男性但性別認同屬女性的人士)在法律上仍不能被視為「女人」。香港有律師指出,有關裁決意味在英國的僱主,必須按需要在工作場所提供足夠的單性別設施,包括廁所和更衣室,而使用者須按生理性別區分。
蘇格蘭亦曾發生一件涉及跨性別罪犯的爭議,2023年一名性侵2名婦女的男性犯人被判處8年有期徒刑,該犯人在受審期間作出了從男性轉變成女性的決定,雖然並沒有接受變性手術,但蘇格蘭當局最初將其關押至女子監獄。有關決定引起軒然大波,蘇格蘭政府最終被迫「急轉彎」,將該名性侵犯人轉移至男子監獄。蘇格蘭民眾的不滿和憂慮,完全可以理解,當局最初的決定對同一監獄的在囚婦女亦並不公平。
跨性別議題在體育運動上亦引起爭議。英國草地網球協會在2024年12月宣布,將禁止跨性別女性(生理男性)選手參加女子比賽。據報道,英國現時就高爾夫球、板球、田徑、自行車和游泳等比賽項目亦均有類似規定。美國奧委會早前亦修改規例,禁止跨性別女性參加女子體育賽事。世界田徑總會則於今年3月宣布,將重推1990年代的安排,只允許生理女性的運動員參與女子組賽事。由此可見,跨性別的議題牽連甚廣,絕對需要小心處理,不能因着重對跨性別人士的公平而對其他人士造成不公。
「男女分隔」符社會規範
特區政府於2024年4月修訂政策,除已完成整項性別重置手術的人士,若已完成指定手術改變其性徵,同時符合相關準則和要求,也可申請更改其香港身份證上的性別記項。這項政策調整是根據終審法院另一裁決而作出,維護那些尚未完成整項性別重置手術,但能證明在餘生會繼續以另一性別生活的跨性別人士的權利。這項政策調整,反映香港對跨性別人士權利的保護。不過,高等法院的裁決,令一些自稱女性,但未完成完整性別重置手術的男性,將來可以自由出入專門為女性而設的處所,不少女性對此有所憂慮,特區政府有必要作出考量,平衡各方利益。公廁「男女分隔」的安排獲社會廣泛接受,亦符合保障私隱和安全的「常識」。特區政府應小心處理如何在合理地照顧跨性別人士的權利的同時,確保社會期望和大眾的權益不受影響。
另外,網上有人把上述裁決牽扯到正在立法會審議的《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筆者無意揣測相關人士的動機,惟在此必須嚴正指出,高等法院有關跨性別人士使用公廁的裁決,跟《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涉及完全不同的領域,既無關聯性,亦無可比性,不可混為一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