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趙一存 北京報道)由教育部主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舉辦、北京語言大學承辦的第28屆「我的祖國——京港澳學生交流營」此間在北京語言大學開營,來自北京、香港、澳門三地的150餘名青年學生將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裏參訪名校名企、沉浸式體驗AI科技、文化、中醫等,還將參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國博等地。香港學生營員向本網表示,對此次交流活動充滿期待,希望多了解內地的中醫和科技發展,如AI技術應用等等,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到內地更多城市交流學習。

「我的祖國—京港澳學生交流營」創辦於1994年,是由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指導、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北京語言大學承辦的內地與港澳交流重點項目。三十餘年來,交流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成為京港澳三地學生厚植愛國情懷、增進互通互融、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優質交流平台。截至2024年,這項交流營活動共舉辦了27屆,共有6600餘名青年學生參加,其中2900餘名香港學生,近1000名澳門學生,北京、南京、天津、雲南、山西等內地省市大中學生2700餘名。
本屆交流營以「科技築夢·青春同行」為主題,150名京港澳三地學生組成的營員將在未來一周時間內通過沉浸式科技體驗、名校參訪和文化交流,幫助三地青年深入了解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親身感受國家在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新方面的偉大成就,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倪海東在開營儀式上致辭表示,交流營活動致力於為京港澳三地青年搭建更多促進了解、增進友情的優質平台,希望三地青年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近距離感受國家科技創新成就,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科技事業發展。
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舒剛波在致辭中指出,交流營活動三十餘年來已培養出許多內地與港澳的優秀人才。本屆活動圍繞科技元素展開體驗,既能讓三地青年學子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也讓來自不同環境、不同背景的同學們認識到,即便各自成長軌跡各異,青年對未來世界的探索欲、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是相通的。
「愛國是香港青年的底色,這份認同感與歸屬感深植香港青年心中。」交流營合辦單位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總幹事、交流營副營長蘇祉祺在致辭中提到,香港青年朋友身處祖國高速發展的和平時代,是幸福且幸運的,能參與到這項歷時久、影響廣的活動中,是每一名香港營員值得驕傲的事。他希望學生營員們能以飽滿熱情深入了解國家歷史文化與現實國情,在未來一個星期的交流活動中全身心投入,真正學習。
交流營合辦單位澳門學聯會員大會主席、交流營副營長阮舒淇也表示,澳門的學生營員們對旅程早已充滿期待,希望營員們不僅能在行程中感受中國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認識來自三地的朋友,還能通過精心安排的各類活動開拓視野,深度思考,正確認識歷史,進一步增進家國情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專業大一學生王睿向本網表示,北京給自己的印象是一個充滿人文氣息和煙火氣的城市,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好好感受首都北京。另外,因為自己學習的是西醫學科,很好奇中西醫有哪些區別,此次活動有機會了解中醫,自己將認真參觀學習。同時,也希望多了解科技知識,了解內地的AI技術,以後有機會會考慮到內地發展。

三地學生:期待打破地緣、校際隔閡 結下深厚友誼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高中生胡靖悅:我平時沒有太多機會接觸港澳同學,希望在這次與港澳同學的交流活動中,能了解更多他們的文化,特別是通過他們了解港澳本土文化和風俗習慣。同時也希望了解他們的學業和升學情況,如果以後有機會,我會去港澳的學府讀本科。這次活動我們三地的學生吃住都在一起,所以我專門準備了小音響,希望在路上活躍氣氛,也期待我們三地的學生在這一個星期的相處中打破地緣、校際隔閡,結下深厚友誼。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專業大一學生王睿:這是我第二次來北京,上一次是五、六年前在北京轉機,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我去了天文館,那時候感覺我們國家發展好快。這一次還沒有認認真真看北京,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充滿人文氣息和煙火氣的城市,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好好感受首都北京。
另外,我學習的是西醫學科,但我一直對中醫很感興趣,很好奇中西醫有哪些區別,這次有機會了解中醫,我會認真參觀學習。如果有機會、我會選修中醫學科。同時,此行我也希望多了解科技知識,了解內地的AI技術,以後有機會會考慮到內地發展。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高一學生王晉一:我是首次參加港澳學生交流活動。之前沒有接觸過港澳的學生,所以覺得他們很神秘,這次接觸之後感覺他們很親切,跟我們相處也很友好。接下來的交流活動我希望結識更多的港澳朋友,還要特別了解下港澳的升學機制和當地的情況,有機會我會去香港澳門旅遊,也希望以後能去香港大學讀書。

澳門大學金融系大四畢業生王樂睿: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以前去過廣州,印象裏廣州很多摩托車,我以為北京也是這樣,但是昨天到北京首都機場之後,覺得特別大、非常乾淨,環境很好,人們的素質也很高,而且也沒有很多摩托車,和廣州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我從小對科技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的交流活動希望多了解AI技術、自動駕駛。

澳門理工大學體育教育學生林森滿:我在2023年12月來過北京,冬天的北京和夏天的北京完全不一樣,冬天很冷,還會下雪。這一次交流活動希望探索一些新事物,了解一下中國的抗戰史,還有內地的文化,期待去爬長城、品嘗北京本地的菜,還要認識更多的內地和香港朋友。

評論